-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卷绕式铅酸蓄电池研发项目可行性研报告.doc
卷绕式密封铅酸蓄电池
1.1.4项目主要内容:
本项目研发的卷绕式密封铅酸电池,是指有别于普通正负极板平叠结构具有电压平稳、安全可靠、价格低廉、适用范围广、原材料丰富等优点使用寿命比能卷绕式铅酸蓄电池主要点的高低性能,可在-55~+65℃下工作。.的高倍率放电能力最大放电倍率18C10起动功率非常大。 同样规格的蓄电池作比较卷绕式铅酸蓄电池的输出功率要比普通蓄电池高出倍。 能抗剧烈振动和晃动。 由于卷绕式铅酸蓄电池的螺旋卷绕技术和故抗震晃的能力十分卓越,测试,其能抗4G(33hZ)的震 动 12 小时以及 6G 的震动 4 小时后一点也不受损。良好的状态工作能力。在放电后蓄电池不可能都得到100%的充电,时间一长,电池常常是工作在部分荷电池态下(PSOC),一部分活性物质长得不到充电逐渐失去活性,电池。而卷绕式由于电池极板只有 0.6~mm 厚,同时采用了隔膜,电池的内阻仅为普通电池的三分之一,长期不充电,不需要采用特殊的充电方式,容量可以正常恢复。更高的能量密度。密封铅酸电池不仅用于汽车、电动车、通讯、电力等行业,而且是航空航天、军事领域重要的配套器件,特别是大型动力密封电池的性能指标,直接关系到以上诸多领域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性能。如在国防方面,蓄电池的重量和性能直接关系到海军潜艇和两栖坦克的续航距离和作战能力此领域的研究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因此发达国家将铅酸蓄电池的研究列为优先发展的重大项目。 卷绕式铅酸蓄电池,汽车启动电动汽车混合电动汽车工程机械港口机场车辆设备。国内卷绕式铅酸蓄电池发展初级阶段,还没有大规模批量生产目前涉足的生产企业仅有中亿科技、江苏双登、陕西多伦、深圳宝力晟等家。 中亿科技2008 年开始研发卷绕式铅酸蓄电池,目前小批量生产2V50AH、6V50AH、12V50AH 三种型号卷绕式铅酸蓄电池。江苏双登公司6V2.5Ah 和2V8Ah卷绕式铅酸蓄电池小批量生产。陕西多伦研制成功大型卷绕式铅蓄电池,并利用该项技术投资 30 亿元启动动力汽车项目。成立于 200年宝力晟,目前生产2.5AH-50AH 系列卷绕式电池卷绕式铅酸蓄电池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的企业不多,极板工序:采用连铸连轧生产线:该技术通过铅连续轧带、冲扩、连续涂板来完成电池极板的制作,可取代现有的浇铸板栅。采用本技术生产的板栅以重量轻、可连续生产而闻名于世,板栅合金重量较现有浇铸板栅轻 30%以上;生产效率高;比现有技术更为节能环保,车间环境非常整洁;极板的制造精度大大提高,涂膏偏差由现在的 3%提高至 1%左右;板栅通过轧制提高了耐腐性能,从而延长电池寿命。铅膏涂板工序:采用先进的双面涂板工艺,在涂板过程中,极板通过两条涂板带结合处时,漏过板栅的活性物质能在涂板带上部压力作用下涂满板栅的下表面,从而完成双面涂板。该技术有助于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有效降低电池内阻,改善电池的大电流放电性能,并提高电池均一性。采用自动卷绕机,按照正极片-隔膜-负极片-隔膜相互间隔的方式,卷绕为形电芯,装入固化工序:采用温高方式固化极板,通过这种方式有助于提高极板的强度,改善导电网络,使电池寿命有大幅度提升,并能大量降低能源消耗。铸焊工序:采用国际先进的铸焊技术,能有效降低污染,改善作业环境。铸焊引入有效解决了生产过程的产品均一性问题,并使电池大电流放电性能及可靠性更高在-55~75℃下工作自放电率,室温下年自放电≤%;
40分钟内充入90%的电量,1小时内充入100%的电量;电池比能量达38~40wh/kg,;比功率达650 w/kg;电池最大电流达18C10A;电池寿命达10年以上。
四、产业化前景与市场需求
铅酸蓄电池是二次电池的主流产品,二次电池今后年卷绕式铅酸蓄电池汽车起动混合电动车
2012年1月,对市场需求及同行业厂家卷绕式电池在市场的应用情况进行调研,并对制作卷绕式电池的企业及电池制作设备的厂家进行考察、调研;
2012年2月~2012年4月,进一步的弄清楚电池的制作方式和制作工艺,对电池制作方案的论证;购置试制设备,完成第一阶段样机试制,达到初步要求;
2012年5月~2012年7月,进一步改进电池制作工艺和设备条件,提高电池各方面性能,达到项目技术要求,完成小批试制,进行用户试用;
2012年8月~2012年12月,用户跟踪试验,同时制出完善的电池组,送国家权威机构检测,达到国家级鉴定;
2013年,在试用的基础上,征求广大用户的意见后再次改进,购置生产设备,完善生产工艺,进行批量试产。
八、项目单位和主要研究人员简况
8.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承担单位高峰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地处本市工业园的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1989年,注册资金6880万元,总资产2.5亿元,拥有员工700余人,是国内专业从事蓄电池研究开发与生产销售的骨干厂家。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