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刘和珍君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鲁迅 中文名:周树人 出生地: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 出生日期:1881年9月25日 逝世日期:1936年10月19日 职业:文学家,思想家,评论家 毕业院校:南京路矿学堂,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主要成就:领导新文化运动 代表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诗集《杂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 重要事件 :新文化运动 人民称为:民族魂 大沽口事件 事件简介   1926年3月,日本军舰在天津大沽口炮轰驻防此地的中国国民军部队,蓄意挑起了践踏中国主权的「大沽口事件」。 事件背景   大沽口地势险峻,历来为京津屏障。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为实现其「威胁天津、压服北京」的阴谋,兵临大沽口。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大沽和北塘地区成为北方主战场,雄伟的大沽炮台成为抗击英法侵略的坚强堡垒。从那时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帝国主义列强多次染指大沽口,给天津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事件发展   1926年3月7日,驻守天津大沽口的国民军(冯玉祥领导的部队,正在对奉系军阀作战),发现奉系的军舰在大沽炮台附近活动,立即开炮将其击退,并于3月9日在大沽口设置水雷及封锁港口,以阻止奉舰侵犯。3月10日,英、法、日、美、意等国驻华使馆开会,指责国民军封锁大沽口违反《辛丑条约》,要求撤除一切入京障碍。   国民军被迫于3月12日宣布开放大沽口岸。可是当日下午,日本驱逐舰在进入大沽口时,未按事先与国民军约定的信号和时间联系,并有另一驱逐舰跟随。国民军随即鸣枪示警,令其停止,而日本军舰却开炮轰击大沽口,以致多名国民军士兵死伤,酿成「大沽口事件」。国民军被迫还击,将日舰逐出大沽口。 事件结果   事后,国民军向日本公使提出抗议,而日本政府反以破坏《辛丑条约》为借口,公然向中国提出「抗议」,并纠集《辛丑条约》八个签字国的公使, 于3月16日发出最后通牒,提出拆除大沽口国防工事、北京至出海口的交通不得发生任何障碍等无理要求,并限北京段祺瑞政府在48小时以内答复。17日,八国军舰云集大沽口,对中国进行威胁。   大沽口事件激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3月14日,国共两党在京组织曾联合召开「北京国民反日侵略直隶大会」,抗议日舰炮击大沽口。 3月17日,两党再次召开联席会议,针对最后通牒,一致通过:即日驳复通牒、不许日舰带奉舰入港、驱逐八国公使离京等决议。同时,会议决定请国民军改变作战目的,为废除不平等条约而战。   此后,国共两党代表开会准备分别向北京政府外交部、国务院请愿,遭到镇压,酿成「三一八」惨案 三·一八惨案 3月18日,北京群众五千余人,由李大钊主持,在天安门集会抗议,要求拒绝八国通牒。国民党北京执行部、北京市党部,中共北方区委、北京市委,北京总工会,学生联合会等团体于80多所学校共约5000多人在天安门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国民大会”,广场北面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悬挂着孙中山先生的遗像和他撰写的对联“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台前横幅上写着“北京各界坚决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示威大会”。 示威群众公推代表去向卫士长交涉,要求开门放队伍进去,并请段祺瑞和国务总理贾德耀出来见面。段祺瑞的执政府内人员担心局势失控,命令预伏军警以武力驱散游行队伍,结果造成当场死亡47人,伤200多人的惨剧。死者中为人们所熟知的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李大钊和陈乔年也负伤。后来军警在清理现场时,竟然将死者财物尽行掠去,甚至连衣服也全部剥光。 “三·一八”惨案后,举国震惊。中国知识阶层无论其政治观点与学术观点有怎样的不同,均纷纷痛斥执政府和“执政”段祺瑞的行为为“倒行逆施”、“暴行”,“是政府自弃于人民矣”,“是民国历史上黑暗的一页”,学人如蒋梦麟、傅斯年、周作人、林语堂、朱自清、闻一多、王世杰、许士廉、高一涵、杨振声、凌叔华、邵飘萍、陶孟和等,均有文字见诸报端;梁启超刚刚动完手术,缠绵病榻之中,犹不忘口诛笔伐;刘半农与赵元任再一次词曲璧合,哀声凄楚,传唱京城;鲁迅则有《纪念刘和珍君》等文,尤为悲天悯人……民意不可违。为此,傅国涌先生称:“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即使和俄罗斯最优秀的知识分子们相比也并不逊色,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知识分子最可贵的那些品质,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心中永远不倒的长城,是‘真的猛士’。” 记 念 刘 和 珍 君 鲁 迅 三·一八惨案 寥落 长歌当哭 菲薄 洗涤 赁屋 黯然泣下 喋血 蹀血 屠戮 殒身不恤 绯红 不惮 浸渍 惩创 尸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07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