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五章震动运动与方位知觉.ppt
第十五章 震動運動與方位知覺 一世紀來,人類發明了各式各樣的交通工具,雖帶來了便捷,但在過去未曾經歷的新環境及速度下運動,有必要對震動、加速度、運動錯覺加以探討。 第十五章 震動運動與方位知覺 15.1 全身震動 15.2 加速度 15.3 運動時的定向力喪失與錯覺 15.4 無重力狀態 15.5 動暈症 15.1全身震動 15.1.1 全身震動之測量: 震動來自不不同方位,如表15.1。 圖15.1說明汽車及飛機運行時的功率頻譜密度(可顯示震動環境的能量分配)。 圖15.2說明不同交通工具在整個頻率範圍的總能量。 表15.1 震動方位之命名 圖15.1 汽車和飛機運行時的功率頻譜密度 圖15.2 各種交通工具運行時的加速度變化範圍 15.1全身震動 15.1.2 共振效應: 每一物體皆有共振頻率,當一物體以共振頻率震動時,此誤會已一各比原有震動幅度還大的最大振幅震動。 圖15.3說明人體於坐姿與站姿時(腿部吸收震動)對不同頻率的外來震動增大及減弱效應。 圖15.4說明坐姿時,肌肉放鬆與收緊之震動效應。 圖15.3 人體對垂直震動的機械反應 圖15.4 坐姿男性身軀肌肉放鬆和收緊下對肩膀垂直震動振幅的效應 15.1全身震動 15.1.3 全身震動的影響 美國太空總署制定了一種不舒適程度的比率量表,如表15.2。(1 DISC表示50%的人對此震動感到不舒服) 圖5.15說明坐姿時垂直震動下所經驗的「等不舒適曲線」。 震動對視覺績效、肌肉穩定性及精確度會產生影響。 表15.2 不同DISC水準下,感到不適的旅客百分比 圖15.5 坐姿受試者體驗正弦垂直震動時的等不舒適曲線 15.2加速度 15.2.1 加速度之測量 15.2.2 加速度之效應 15.2.3 加速度耐受力與防護 15.2.4 減速度及其防護 15.2.1 加速度之測量 加速度分為直線加速度、徑向加速度(切線加速度)、角加速度(加速度涉及方向之改變稱之)。 圖15.7說明直線加速度的三個方向。 表15.3說明加速度方向與所用符號。 圖15.7 直線加速度的三個方向 表15.3 加速度命名法 15.2.2 加速度之效應 各方向加直線速度對人體生理效應: 向上加速度:如火箭升空,生理效應如圖15.8。 向下加速度:如雲霄飛車快速下降,生理效應p531。 向前加速度:如飛機起飛,生理效應如圖15.9。圖15.10顯示向前加速度時,身體部位移動之閾限。圖15.11說明暴露120秒後動脈氧氣之飽和度,說明如p533。 向後加速度:如緊急煞車,生理效應如p533。 側向加速度:很少發生。 徑向加速度:生理效應如圖15.12。 圖15.8 向上加速度(+Gz)效應 圖15.9 向前加速度(+Gx)效應 圖15.10 向前加速度(+Gx)對各種身體動作的閾限 圖15.11 暴露+Gx120秒後的動脈氧飽和度 圖15.12 徑向加速度的效應 15.2.3 加速度耐受力與防護 圖15.13說明不同方向直線加速度之自願耐受平均時間。 增加耐受力方法: 1.姿勢:圖15.4說明不同姿勢影響加速度耐力的比較。 2.M1動作:彎腰、胸腹及四肢用力,同時緩慢吐氣。 3.穿抗G衣。 圖15.13不同方向直線加速度的自願耐受平均時間 圖15.14 不同姿勢影響加速度耐力的比較 15.2.4 減速度及其防護 減速度常為突然發生,如車禍場合。 防護方法: 1.安全帶:減少死亡率35%。 2.背向座椅:可承受40G衝擊,常用於飛機與火車。 3.安全氣囊。 15.3運動時的定向力喪失與錯覺 15.3.1 地面定向能力 15.3.2 空中定向能力與錯覺 15.3.3 定向力喪失之防範 15.3.1 地面定向能力 人體的平衡器官 眼睛 內耳前庭器: (1)半規管 (2)耳石器 皮膚及關節自體感受器 15.3.2 空中定向能力與錯覺 美國空中災難死亡事件,定向力喪失約為16%,常見 的錯覺: 1.旋轉錯覺:死亡螺旋因半規管對定角加速度產生錯 覺加以改正所產生,如圖15.15。 2.Coriolis錯覺:在飛機打地靶拉升動作時,特別容易 產生(因頭部劇烈動作,平衡器官產生錯覺,下意識 校正飛機),如圖15.16。 3.傾斜錯覺:如圖15.17。 4.眼重力錯覺:如圖15.18。 5.眼旋轉錯覺:P539。 6.光源自動錯覺:P541。 7.其他視錯覺:P541。 圖15.15 死亡螺旋 圖15.16 柯氏(Coriolis)錯覺 圖15.17 傾斜錯覺 圖15.18 眼重力錯覺 15.4無重力狀態 15.4.1 對生理機能之影響:肌肉萎縮與脫鈣(可藉運動改善) 、從輕度跌倒感到嚴重反胃與嘔吐(約一週適應)、約增高3%。圖15.2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