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第21章螺旋体.pptVIP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1第21章螺旋体

回归热螺旋体 生物学性状: 运动活泼,Giemsa染色呈紫红色 致病性: 引起以反复周期性急起急退高热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回归热); 虱传回归热:病原体为回归热疏螺旋体,虱传播; 蜱传回归热:病原体为杜通疏螺旋体、赫姆斯疏螺旋体等,软蜱传播。 免疫性: 主要依赖特异性体液免疫 微生物学检查: 外周血标本涂片、Giemsa染色后镜检 防治原则: 避免虱和蜱的叮咬 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治疗有效 目前尚无疫苗产品 复 习 思 考 题 主要致病性螺旋体种类、结构特点及其所致疾病。 钩端螺旋体病传染源、流行特点及标本采集、实验室诊断主要方法。 梅毒临床和病理特征及实验室初筛、确诊主要方法。 莱姆病传播媒介、临床特征及实验室诊断主要方法。 中 英 文 关 键 词 Leptospira Treponema Borrelia endoflagellum microscopic agglutination test,MAT leptospirosis Treponema pallidum Syphilis hard chancre syphilid rapid plasma regain,RPR tolulized red unheated serum test,TRUST treponemal pallidum hemagglutination assay,TPHA treponemal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 assay,TPPA Borrelia burgdorferi Borrelia recurrentis Lyme disease erythema chronicum migrans,ECM relapsing fever 钩端螺旋体属 密螺旋体属 疏螺旋体属 内鞭毛 显微镜凝集试验 钩端螺旋体病 苍白密螺旋体 梅毒 性硬下疳 梅毒疹 快速血浆反应素 甲酚红非加热血清试验 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伯氏疏螺旋体 回归热螺旋体 莱姆病 移行性红斑 回归热 课外阅读资料 [1] Zhang CL, Wang H, Yan J. Leptospirosis prevalence in Chinese populations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Microbes Infect, 2012, 14: 317-323. [2] 严杰,戴保民,于恩庶,主编. 钩端螺旋体病学. 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3] Brooks GF, Butel JS, Morse SA. Medical Microbiology. 22th edition, McGraw-Hill Publication House, 2004, 285-294. [4] Mins C, Dockrell HM, Goering RV, Roitt I, Wakelin D, Zuckerman M. Medical Microbiology. 3th edition, Elsevier Mosby Publication House, 2004, 11-24. 医学微生物学 * 螺旋体 浙江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 严杰 教授/博导/医学博士 重 点 与 难 点 主要致病性螺旋体种类及其相关疾病。 钩端螺旋体病传染源、流行特点及标本采集、实验室诊断。 梅毒临床和病理特征及实验室诊断。 莱姆病传播媒介、临床特征及实验室诊断。 螺旋体种类繁多,部分螺旋体可引起人类疾病: 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 螺旋细密规则,一端或两端弯曲成钩状,其中问号钩端螺旋体等对人和动物致病。 概况:分类及致病性 密螺旋体属(Treponema) 螺旋较为细密规则,两端尖细,其中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苍白密螺旋体极细亚种和品他螺旋体对人致病。 疏螺旋体属(Borrelia) 有3~10个稀疏不规则的螺旋,其中伯氏疏螺旋体、回归热螺旋体、赫姆疏螺旋体和奋森疏螺旋体对人致病。 菌体纤细有螺旋,内外膜之间有内鞭毛(endoflagella),基因组特点及生物学性状与革兰阴性菌相似。 概况:形态及结构特点 与螺形菌比较的形态学差异 一、钩端螺旋体 (Leptospira) 生物学性状 形状: 一端或两端弯曲成钩状,菌体常呈问号状或C、S形。 结构: 柱形原生质体、内鞭毛、外膜(由内至外)。 动力: 常用暗视野显微镜观察,呈旋转式活泼运动。 暗视野显微镜下的钩端螺旋体 染色法: 常用镀银染色法,菌体呈金黄色或棕褐色。 培养: 8%兔血清柯氏(Korthof)或EMJH培养基,28~30℃培养。 基因组: 有大、小两个染色体。 镀银染色法染色的钩端螺旋体 流行环节与特征

文档评论(0)

tmd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