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4届初三下语文校中考二模考试试题答案
2014级校中考语文试题答案
A卷答案
第Ⅰ卷1-7题(每题3分,共21分): D、C、A、C、B、B、C
第Ⅱ卷
8.(1)(2分)(水面)亮晶晶的就好像刚刚打开的镜匣,清冷的光辉突然从镜匣里射出一样。
(2)(2分)游人虽然不多,汲泉水煮茶喝的人,端着酒杯唱歌的人,穿着盛装而骑驴的人,也时时有。
9.(1)(2分)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②断肠人在天涯③芳草萋萋鹦鹉洲
(2)(4分)《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0.(2分)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也可用第一段“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
11.(4分)举例论证。(1分)列举淮海战役和安徽凤阳小岗村的事例,(1分)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一切为了人民,梦想便有了牢固的根基。”这一观点。(2分)
12.(3分)文章第①段提出中心论点后,第②-⑤段采用道理论证,阐明“国家梦”和“个人梦”之间的关系,论证“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1分)然后第⑥⑦段采用举例论证,列举了淮海战役上的手推车、安徽凤阳小岗村上的指印的事例(1分),论证“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1分)
B卷答案
一、诗歌鉴赏
1.“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沉浸在山中月下的美景之中,面对眼前芳菲的花草又不免怀有依依惜别的深情。
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做简要赏析。(2分)
思路:角度(对偶/用词)+效果;
参考:从“掬水”、“弄花”的动作中显出诗人的童心未泯与逸兴悠长。“掬水月在手”,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二为一;“弄花香满衣”写山花馥郁之气染上衣襟,将花香一分为二。一合一分,上下对笔,从字句到意境无不使人倍觉诗意盎然、妙趣横生。
翻译: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满怀游春逸兴来到山中,山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备感赏心悦目,欣慰无比,以至夜幕降临后仍留恋不已,竟而忘返。捧起清澄明澈的泉水,泉水照见月影,好像那一轮明月在自己的手里一般。摆弄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游兴正浓真是不忍离去,哪管它规程迢迢;几番下定决心离开,却又依恋山中一草一木。怀着矛盾的心情,在山道上漫步徐行,这时一阵幽远的钟声传来,抬头望那钟鸣之处,原来是隐于翠绿丛中、月色之下的山中楼台。
赏析:诗的开头点出:春天的山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自己游春只顾迷恋玩赏,天黑了,竟然忘了归去。这两句,提纲挈领,统率全篇。以下六句,具体展开对“胜事”与“赏玩忘归”的描述。一、二句之间,有因果关系,“多胜事”是“赏玩忘归”的原因。而“胜事”又是全诗发脉的地方。从通篇着眼,如果不能在接着展开的三、四句中将“胜事”写得使人心向往之,那么,其余写“赏玩忘归”的笔墨,势将成为架空之论。
在这吃紧处,诗人举重若轻,毫不费力地写道:“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不能设想还有比这更为恰到好处的描写了:第一,从结构上来看,“掬水”句承第二句的“夜”,“弄花”句承首句的“春”,笔笔紧扣,自然圆到。一、二句波纹初起,至这两句形成高潮,以下写赏玩忘归的五、六两句便是从这里荡开去的波纹。第二,这两句写山中胜事,物我交融,神完气足,人情物态,两面俱到。既见出水清夜静与月白花香,又从“掬水”“弄花”的动作中显出诗人的童心不灭与逸兴悠长。所写“胜事”虽然只有两件,却足以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第三,“掬水”句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弄花”句写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艺术形象虚实结合,字句安排上下对举,使人倍觉意境鲜明,妙趣横生。第四,精于炼字。“掬”字,“弄”字,既写景又写人,既写照又传神,确是神来之笔。
诗人完全沉醉在山中月下的美景之中了。唯兴所适,根本不去计算路程的远近。而当要离开时,对眼前的一花一草不能不怀依依惜别的深情。这就是诗人在写出“胜事”的基础上,接着铺写的“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二句的诗意。这两句写赏玩忘归,“欲去”二字又为折入末两句南望楼台埋下伏笔。
正当诗人在欲去未去之际,夜风送来了钟声。他翘首南望,只见远方的楼台隐现在一处青翠山色的深处。末两句从近处转向远方,以声音引出画面。展示的虽是远景,但仍然将春山月下特有的情景,用爱怜的笔触轮廓分明地勾勒了出来,并与一、二、三句点题的“春山”“夜”“月”正好遥相呼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00句让中考阅卷老师点赞的作文好句子.docx
- 2005年4月自学考试电子商务案例分析试题.doc
- 100篇初中生阅读题(含答案).doc
- 2005会计继续教育答案.docx
- 100道六年级数学计算题.doc
- 100题中考古诗词句.doc
- 101043252-初二地理、生物考查考务材料.doc
- 101、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一).doc
- 2005年中小学德育工作部署会交流材料──房山区教委小教科.doc
- 102009年北京市崇文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doc
- 2025年中国锻铁围栏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椭圆型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无蔗糖原味豆浆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泛在电力物联网行业发展运行现状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制袋机零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智能除垢型电子水处理仪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甘肃省乡村旅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2031年中国干海产品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全铝图解易拉盖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人造毛皮服装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