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山东省德州市城区初三毕业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VIP

2003年山东省德州市城区初三毕业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3年山东省德州市城区初三毕业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3年德城区初三毕业考试 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①、襁褓(qiǎng) ②、匿名(nì) ③、虬枝(qiú) ④、矍铄(jué) B、①、骈俪 (pián) ②、和面(huó) ③、汲取(xī) ④、阴晦(huì) C、①、恣睢(suī) ②、拮据(jié) ③、轩敞(chǎng) ④、惴栗(lì) D、①、雾霭 (ǎi) ②、畸形(jī) ③、婆娑(suō) ④、石窠(kē) 2、选出下列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妙手偶得 ②、坦荡如砥 ③、嘎然而止 ④、义愤填膺 B、①、不屑置变 ②、夙夜忧叹 ③、攘除奸凶 ④、与日俱增 C、①、嗟来之食 ②、望文生义 ③、匠心独运 ④、张冠李戴 D、①、惨绝人寰 ②、相形见拙 ③、尖嘴猴腮 ④、意兴阑珊 3、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 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_________的,实际是隔而不离,界而未界。 ②、 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_____________的农妇生活。 ③、 住在温泉的人多半喜欢吃这种蜜__________ 身体。 ④、 吐温先生对于那桩交趾支那的伪证案保持缄默,似有____________。 A、①依靠 ②勤恳 ③保养 ④隐私 B、①依赖 ②勤勉 ③滋补 ④隐性 C、①依傍 ②勤苦 ③滋养 ④隐衷 D、①依存 ②勤劳 ③保护 ④隐秘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她的作文不但在全校冒尖,而且常常据全班之冠。 B、他很早就对于天文学和数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C、请把这件事你不要放在心上。 D、从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 5、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的合称。 B、我国最早的诗歌是《诗经》;最早的史书是《史记》。 C、《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和《红楼梦》是我国小说中的四大古典名著。D、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春》是他的名篇之一。 6、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在句中横线上写出一句恰当的话。 古运河,你是那么文静,几乎看不到你翻卷的浪花,感不到你奔流的激情,听不到你生命的呐喊,你缓缓的向前走着,_________________,和两岸的田野絮语着豪情,默默的奔向自己的期待。 7、根据提示或要求按原文填空: ①、 搞好西部开发,重要的是要做好退耕还林、退耕还牧,以期在西北沙漠中兴起 绿洲,在戈壁滩中出现草甸,再现《敕勒歌》中的_______________ 的景象。 ②、 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 ③、 当你描写秋天的景致时,可供引用的名句有“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 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述,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 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 8、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①充乎天地之间 乎:在 ②、称其气之小大 称:相当,配合 B、①恐遂汩没 遂:就 ②、恣观终南、嵩、华之高 恣:无拘束 C、①仰观天子宫阙之壮 宫阙:宫殿 ②、天下之巨丽 巨丽:极其美好 D、①天下之所恃以无忧 恃:依靠 ②、四夷之所惮 惮:畏惧 9、作者在第一段中提出了什么观点?(2分,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wj384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