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96年十佳教师代表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您们好:
正值秋风送爽,田野飘香,果实累累,丰收在望的季节,我们又一次迎来了我们自己的节日——第十二个教师节。今天上级领导在此为我们举行如此盛大的庆祝活动,举行适时、有效、意义重大的“爱岗敬业”演讲,再一次体现了上级领导对我们的无比关怀和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作为一名教师,我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在此,请允许我谨向所有关怀和支持我们工作的各位领导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我叫王建宏,现年二十八岁,九一年毕业于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
同年十月被分配到闫寨中学任教至今。现担任教导主饪并兼初三三个
班化学课。我演讲的题目是:
“ 闫寨中学精神 ”哺育我成长
我为“ 闫寨中学精神 ”添光彩
几番风雨,几度春秋,执教五载,当年轻的我去年被上级任命为我校教导主任、去年教师节我以“十佳教师”的身份站在这个领奖台上、今年又被评为市级优秀个入站在这里的时候,不言而喻,这短短的五年给我回报是沉甸甸的收获。也许有人认为我是一位成功者,也许有人会说我是一位幸运儿,我把自己所走过的这五个三百六十五里路比作是一场接力赛是再恰当不过了。其间的紧张和激烈,辛劳和汗水三言两语又怎能说尽。
我是一位成功者,成功不是收获了诸多荣誉,荣誉只是对成功者的慰勉。真正成功的是五年来思想的进步和教学的累累硕果。
是的,我是一位幸运儿,幸运的不是成功从天而降,幸运的是我的事业根植在了闫寨中学这块肥沃的土壤上。
五年来,我时刻在被一种精神感召和哺育着,同时也在缔造着这种精神。那就是被上级领导和社会普遍赞誉为的“闫寨中学精神”。正是我们全校师生创造和拥有了这种精神,才使我们学校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硬是以一个村办中学王流的设备,二流的学生,一流的管理,创造了超一流的成绩,在全县创出一个晌当当的闫寨中学。
这种“闫寨中学精神”是什么?这种精神概括地讲:就是在校长郑成祥同志带领下的校委一班入既高瞻远瞩,又踏踏实实;既严格管理,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领导作风。就是广大教师乐业,敬业,安贫乐教的工作作风。这种精神既源之于每一位领导和教师,是一种合力的升华,是我们具体工作的结晶,又成为我们每一个人工作的原动力。既共同创造,又相互影响而发挥其作用。
中共沁源县委机关报《沁源报》1996年4月1日刊等县政协华光第同志题为《远见播种希望,诚实铸就辉煌――闫寨中学考察纪实》的文章是对这种精神的注解。文章指出“如果说现代意识孕育了校长的领导才华,而传统美德则滋润着教师们不懈努力……他们总是在教学中精益求精,把知识传授给每一位学生。”真是这种古老的传统美德与现代的管理意识,构成了一个巨大动力场。使每一位教师的才华得以尽情发挥。
五年来,我的成长历程正是对这种精神的佐证。九一年十月,我是一无经验,二无压力带着学校生活的傲慢与懒散,别有所思进入闫寨中学的,面对代课问题,我放弃了专业,逃避了代初三化学的重压,选择了初一语文,然而一进校,我与周围环境的格格不入就暴露无遗,郑校长一次又一次找我谈心,在思想上耐心开导和教育,原教导主任王晋国同志在教学方面悉心引领,所有教师以实际行动给我以良心的启发,我的思想认识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思想的转化,使我像久旱的田野,更加渴求精神的润泽和知识滋养,雨正是“闫寨中学精神”给了我无尽的养料。面对朋友的一个个跳槽和下海,我非但没有动摇,反而树雄心,立壮志,坚定了人生观,摆正了价值观,定格了世界观,抱定了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五年中,我通过不懈努力,被吸收为一名中共党员。五年中,我四年所代初三化学,中考均名列全县第一,经我亲手代过的学生,已有五十余名正式考入中专,中、幼师。有的已经走上工作岗位。
去年,原教导主任调到河西中学任校长,我接替了他的工作,并仍代三个班的课。面对新的任务,我不再退却。当时,前去考察我的教育局领导同志问我:“没有经验,又承担这么大的工作量,你行吗?”我毅然决然地回答:“我行!”然而一句承诺,注定了我只有奋斗,除此别无选择。工作的重压,领导的重托,常常使我难以喘息。然而,站在这个既是领导,又是教师的特殊位置上,要求自己每项工作都必须做的更好。几年的教学生涯,在课堂上我可以谈笑风生、应用自如,然而在教学管理上要做到游刃有余,又谈何容易?从新生的报考编班、注册入学,到课本的订购分发;从课程的编排到日常教学的安排,从管理到教师的协调,事无巨细,又岂是一个辛劳能够一言敝之。新的工作,需要学习新的知识,而属于自己的时间实在太少了。对此,我只能用两种方法解决。一是“挤”,能排除的家庭琐事一概不管,谈天、娱乐一概不做。二是“延”,就是将工作时间向早晚延伸,向节假日延伸。一年中我仅三次回家看望年迈的父母,只五次为我远在交口长征任教的妻子送粮、菜。照料和教育三岁的女儿更是不敢奢望。所幸的是我有理解我的亲人,父母没有责怪,妻子没有埋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