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章__采区车场形式选择及线路布置(12学时讲解.ppt

第二章__采区车场形式选择及线路布置(12学时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1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__采区车场形式选择及线路布置(12学时讲解

式中 ——内、外侧曲线弧长: 式中 l5 ——单开道岔平行线路联接长度; c2——插入直线段.一般不小于2m。 式中 C3——必须满足异向曲线联接时插入段长度的需要。 n——见非平行线路联接计算。 绕道车场开口位置确定: X=LB+m-LX 式中 L X——运输机上山中心线至轨道上山中心线间距; LB——Lg+R3+R1+S/2 m——见单开道岔非平行线路联接计算。 当上山与大巷不垂直时, 、 值均应换算为沿大巷方向的长度。 (2)底板绕道式(如图)线路设计 图中: 绕道开口位置确定:X=LB+m+X1 底板绕道式车场线路计算图 1-煤仓;2-运输上山胶带中心线;3-轨道上山轨道中心线;4-大巷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设计实例 条件:某采区设计生产能力为45万t/a,轨道上山沿煤层开掘供辅助提升用。轨道上山线路中心线与运输机上山运输机中心线间距为25m。此采区不是井田边界采区。 煤层倾角15°,运输大巷位于煤层底板岩层中。运输大巷巷道中心线轨面水平至煤层底板垂直距离为20m,与轨道上山变坡段轨面水平的垂距为15m。采用大巷装车顶板绕道式车场,上山与大巷交角90°,轨道上山进风,运输上山回风。 大巷与轨道上山均采用600mm轨距1t矿车,7t电机车,每列车30个矿车。上山绞车每钩提2~4个矿车。车场与大巷内均采用18kg/m钢轨,上山采用15kg/m钢轨。 设计:根据条件,首先作出采区下部车场线路布置草图(大巷装车顶板绕道式车场 )。 顶板绕道式车场线路计算图 1-煤仓;2-运输上山胶带机中心线;3-轨道上山轨道中心线;4-大巷 采区下部车场线路平面图 (一)下部平车场线路设计 1.斜面线路各参数 采用双道起坡。对称道岔选用DC615-3-9,参数为:a=2000,b=2880,α=18°55′30″=18.925°。 高、低道的线路中心距取为1900mm,设中间人行道,斜面曲线线路半径取为9000mm,对称道岔平行线路连接点长度 2.竖曲线各参数及相对位置 低道为重车,取坡度为9‰,则rD =arctan0.009=0.5156°=30′56″; 高道为空车,取坡度为11‰,则rG=arctan0.011=0.63°=37′49″; 取轨道上山起坡角β1=25°; 高、低道竖曲线两端点高差及水平距离(竖曲线半径RD为12000,RG取20000mm)为: 高道竖曲线 低道竖曲线 高低道最大高低差H(高低道储车线按半列车计算约30m)为: 两竖曲线上端点间距L1: 两起坡点间距L2: 即低道起坡点超高道起坡点176mm。 高低道储车线闭合点位置: 按下图,设低道的高差为x,高道储车线长度为LhG 低道储车线长度为:29903+176=30079(自动滚行移)。 由于低道处于外曲线,故低道储车线总长度为:30079+△Kp=30079+2984=33063 (其中 )。 取平面曲线内半径为12m ,则储车线直线段长度为: 储车线单开道岔选为4号,DK618-4-12(左)。其参数分别为:a=3472,b=3328,α=14°15′=14.25°,平行线路连接点长度LK: 单开道岔平行线路联接 标高计算: 设储车线闭合点O的标高为±0 高道起坡点C的标高为:29903×9‰=+269 高道竖曲线上端点标高为:269+hG=269+1873=2142 低道起坡点C/的标高为: -(30079×11‰)=-331 低道竖曲线上端点标高为: -331+hD=-331+1124=793 两竖曲线上端点高差为L1sin25°=3192sin25° =1349 因为1349+793=2142,与高道竖曲线上端点标高相同,故计算无误。 (二)绕道线路设计 (绕道为顶板卧式布置,绕道出口朝向井底车场方向。) 1.计算绕道交叉点处非平行线路连接点各参数 道岔型号选为DK618-4-12,其参数同前。绕道转角取为90°。 曲线半径取12000mm,单开道岔非平行线路连接点轮廓尺寸得: 2.计算通过线至绕道单轨直线段间距S(即分叉平移联接点的平移距离): 式中C为异向曲线间缓和线长度(线路的平行移动) 为外轨抬高递增(减)距离,一般为外轨抬高量的100~300倍,外轨抬高量 约为 20mm,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44777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