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ppt.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曹刿论战ppt

4、曹刿分析取胜的原因有两条: 一条是选择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即文中的哪一句?一条是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又是哪一句? 彼竭我盈。辙乱旗靡。 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 抓住进攻的时机——“彼竭我盈” 之时; 抓住追击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 (军事上抓住时机、后发制人。) 以弱胜强的原因: 庄公的“鄙”、曹刿的“远谋”分别体现在哪里? 一﹑把战争寄托在近臣和神灵身上; 二﹑用兵轻举妄动,急功近利; 三﹑取胜而不知胜因; 鄙 1.取信于民 2.临阵从容指挥若定 3.把握战机详察敌情 远谋 归纳: 曹刿、鲁庄公这两个人物形象 曹刿:在政治上取信于民, 在军事上善于把握战机、 详察敌情 具有爱国精神 庄公:在政治上昏庸无能, 在军事上急躁冒进 但能勇于纳谏、不耻下问 归纳 本文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详察敌情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文章围绕“论战”来组织材料,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虽写战争,但战争的过程写得十分简略,紧扣曹刿这一人物,运用对话来写论作战前的政治准备及战胜齐国的原因,重点突出,中心明确,详略得当。 1、主题 2、写作特点 与“小大之狱”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 B、忠之属也 C、公与之乘 D、公将鼓之 B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此句应读出“反问”的语气。 B、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此句应读出“肯定”的语气。 C、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此句应读出“抒情”的语气。 D、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此句应读出“感叹”的语气。 C 请用原文填空 1、曹刿“请见”的原因是: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 3、曹刿认为反攻的最佳时机是 之时,追击的最佳时机是 之时。 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是: 5、由本文引申出的一个成语是: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彼竭我盈 辙乱旗靡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一鼓作气 本文作者的观点与哪篇文章 的观点有相似之处? 取信于民= 人和 请试一试?说出相应的成语) 齐人三鼓 惧有伏焉 故克之 三而竭 观其辙乱 一鼓作气 危机四伏 克敌制胜? 攻无不克 殚精竭虑 精疲力竭 南辕北辙? 重蹈覆辙 本课成语 一鼓作气: 彼竭我盈: 辙乱旗靡: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彼:他,对方;竭:尽;盈:充满。他们的勇气已丧失,我们的士气正旺盛。 辙:车辙;靡:倒下。车辙错乱,旗子倒下。形容军队溃败逃窜。 读了这则短文,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呢?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 拓展延伸 *鲁国获胜的主要启示有: ?? (1)获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 ?? (2)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 ?? (3)统治者应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 ?? (结合文章任选一个角度,联系实际谈出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所写。其中记载着春秋时代各国的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活动。原书名为《左氏春秋》,汉以后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这部书既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相当精彩的散文著作。 《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 齐与鲁是春秋时的邻国,齐是较强大的诸侯国,鲁是较弱小的诸侯国。齐鲁长勺之战的导火线是齐国的内乱。 齐襄公荒淫暴虐,他的两个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怕遭牵累,都出奔他国。公子小白出奔莒国,公子纠出奔鲁国。 齐襄公被齐国大臣杀死后,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都准备回国当国君。莒国和鲁国都各自护送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回齐国。公子小白抢先到达齐国夺得君位。公子小白就是后来的齐桓公,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齐桓公当上国君后很想显示自己的威风,建立威信,便以鲁国曾帮助公子纠为借口,于公元前684年进攻鲁国。鲁国被迫出兵抵御,战于鲁国长勺。 “长勺之战”的背景 解题:曹刿是什么人物? 他“论”的是什么“战”? 也叫曹沫,春秋时代鲁国大夫。 他“论”的是齐鲁长勺之战——春秋时代以弱胜强的三大战役之一。 掌握下列字词: (1) 曹刿( ) (2) 又何间(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