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质学基础地质作用
第五章 外动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的形成 ——地质学基础 (2) 潮间带,是指大潮期的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间的海岸,也就是海水涨至最高时所淹没的地方开始至潮水退到最低时露出水面的范围。 潮汐(tide) (3) 潮上带,潮间带以上,海浪的水滴可以达到的海岸,平常只是波浪冲击的场所,故也称为浪溅带。 潮汐(tide) 洋流(ocean current) 1. 洋流:海洋中沿一定方向有规律移动的海水称为洋流(海流)。 洋流 2.分类:表层洋流和深层洋流 表层洋流,由季风产生的摩擦拖曳力形成,以水平运动为主,深度约为100-200米,分布与季风带有关。 深层洋流,主要由海水的温度和盐度的差异产生,具水平和垂直运动两种方式。主要表现为剥蚀作用。 浊流(turbidity current) 浊流,海底大陆坡处,由于海底地震、火山等的诱发,造成海底沉积物与水充分混合,而形成的一股高密度重力流称为浊流,也可称为水下泥石流。 活动大陆边缘 被动大陆边缘 二、海洋的侵蚀作用 海水对海岸及海底岩石的破坏作用称为海洋的侵蚀作用,简称海蚀作用。分为: 机械侵蚀 化学溶蚀 生物侵蚀 1、机械侵蚀作用 海水以自身的动力和裹挟的沙石对海岸及海底岩石的机械破坏作用称为海洋的机械侵蚀作用。 由于海水的波浪运动对岩石海岸的机械侵蚀作用最强大,故以滨海区的岩石海岸的侵蚀作用为例加以说明。 1、机械侵蚀作用 1. 滨海区岩石海岸(基岩海岸)侵蚀作用的基本特点: 岩石海岸区地形坡度较大,海水由波浪运动急速变为激浪或拍岸浪,海水以其强大的动力冲蚀与磨蚀海岸岩石,另外海水中富含多种电解质,而使岩石发生明显的化学侵蚀作用,同时大量厚壳生物通过分泌生物胶固着于岩石上,生物胶对岩石具有腐蚀作用,从而使岩石千窗百孔。 因此岩石海岸是海水的机械侵蚀、化学溶蚀和生物侵蚀共同作用的地带。 层流 层流:水质点的运动轨迹与总体运动方向平行,通常发育于流速缓慢、河床平坦的区域。 紊流 紊流:水质点的运动方向与运动速度随时改变,运动轨迹呈不规则的水流。紊流是河水水质点的主要运动形式。紊流中上升流的上举力,可促使水中的泥沙进行悬浮搬运;另外河床底的障碍物也可产生紊流(旋涡)等。 环流 环流:水质点的运动轨迹绕总体运动方向轴线作环状运动。分为:单向环流与双向环流。 单向环流,当水流进入弯曲河道时,主流线向外侧(凹岸)偏离,使得表流流向凹岸、下沉,而底流则从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单向横向环流。造成凹岸的侵蚀和凸岸的沉积。 环流 双向环流,在顺直河道,水质点的运动轨迹在垂直水流的横断面上的投影为两个环,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对称分布于河床主流线两侧。平水期表流由两岸流向中央,底流由中央流向两岸,形成凹面;洪水期则反之,形成凸面。 (1) 地面流水的动能:地面流水总是将自身的势能转变为动能(E),流水的动能则受流量(M)和流速(V)的影响,关系式为:E=1/2MV2。从上式可以看出,流速的微小变化,对其动能的影响十分大。 (2) 地面流水的负载:地面流水在流动过程中所消耗的全部能量称为流水的负载。动能与负载有下列关系: 1)动能 负载 , 流水以侵蚀为主(上游区) 2)动能=负载 , 流水以搬运为主(中游区) 3)动能 负载 , 流水以沉积为主(下游区) 4. 地面流水的水动力状态 二、河流的侵蚀作用 河流的侵蚀作用,是指河流通过物理(机械)和化学方式对河床及两侧岩石的破坏作用。河流的侵蚀作用以机械侵蚀作用为主,化学溶蚀较弱(仅在可溶性岩石分布区明显),故本章仅介绍机械侵蚀作用。 河流的机械侵蚀作用 河流的机械侵蚀作用,是指河流通过自身的动力及裹挟的沙石对河床底部及河岸两侧岩石的机械冲蚀与磨蚀的作用。 冲蚀作用,河水本身的冲击力对河床岩石的破坏作用,一般在地形变化较陡地区; 磨蚀作用,河水携带的砂、砾对河床岩石的磨损破坏作用。 根据河流侵蚀作用的方向,又可分为下蚀作用与侧蚀作用两种基本类型。 下蚀作用 下蚀作用,河流对河床底部岩石的侵蚀,使河床降低,河谷加深的作用。 河谷,河流流经的槽状谷地。 谷坡 河床 河漫滩 阶地 下蚀作用 影响河流下蚀作用的因素:主要有河水的流速、含沙量以及组成河床的岩石性质等。 (1) 通常河流的上游区或山区河流,纵坡降比较大,流速快,下蚀作用强烈,河谷常呈“V字型”。 金沙江虎跳峡 下蚀作用 (2) 因组成河床的岩石性质不同,软弱岩层下蚀程度较大,坚硬岩层下蚀程度较小,从而形成跌水—瀑布 伊瓜苏瀑布 下蚀作用 (3) 河谷、瀑布具有向上游迁移,并逐渐消失的规律,称为河流的向源侵蚀作用 黄果树苏瀑布 下蚀作用 (4) 同一分水岭两侧的河流,因向源侵蚀延长以至相遇,下蚀作用强的将下蚀作用弱的河流河水夺走,这种现象称之为河流的袭夺现象 河流的袭夺 下蚀作用 (5) 河流入湖或海时,相对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地产研究报告108页--最绝密的好东西分享.ppt
- 地产超五星级酒店专题研究报告.ppt
-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培训教程.ppt
-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培训教程.ppt
- 地产项目建筑风格浅谈.ppt
-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详细.ppt
- 地球化学勘查的主要类型及应用.ppt
- 地理必修二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ppt
- 地理人教版选修5第一章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ppt
- 地理科学.ppt
- 2025年网络文学平台版权运营模式创新与版权保护体系构建.docx
- 数字藏品市场运营策略洞察:2025年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ocx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白皮书.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标准制定:安全防护与合规性监管策略.docx
- 剧本杀剧本创作审核标准2025年优化与行业自律.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docx
- 全渠道零售案例精选:2025年行业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网约车司乘纠纷处理机制优化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烘焙食品市场法规政策解读:合规经营与风险规避.docx
- 2025年宠物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