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卷 文 人民版.docVIP

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卷 文 人民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上)高二级期末考试 历 史(文科) 命题:高一备课组 审定:高一备课组 校对:高一备课组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1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分) 一、(每题1分,共48分) 1.“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下列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B.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C.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 D.特点是少投入多产出 2.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应该包括 ① 铁农具、牛耕的推广 ② 水利工程技术的进步 ③ 社会秩序的稳定 ④ 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华阳国志》记载:“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这是对哪一水利工程的评价 A.都江堰 B.漕渠 C.白渠 D.坎儿井 4.中国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都来自 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 5.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舅父占有田地面积达300余顷;东晋宰相谢安占有水陆地265顷,含带两山;明皇庄土地面积达37000多顷。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土地兼并 B.封建土地私有制 C.国家授权许可 D.豪强地主贪婪成性 6.重农抑商政策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建立及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到了明清时期,这种思想继续盛行?①反映出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②反映了小生产的要求??③有利于当时经济的发展??④有利于加强封建统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原因在于 A.“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8.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最突出的共同点是 A.提出社会变革的主张 B.反对掠夺战争 C.主张实行“法治” D.主张放宽刑罚,减轻赋税 9.“孔子象征着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市民,那么,他得到的回答可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下列表述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 ①以德治民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有教无类  ④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A.①②③ ???? B.②③④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10.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 11.“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