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差热-热重曲线.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差热-热重曲线

(5)纸速的选择   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同一试样如走纸速度快,峰的面积大,但峰的形状平坦,误差小;走纸速率小,峰面积小。因此,要根据不同样品选择适当的走纸速度。现在比较先进的差热分析仪多采用电脑记录,可大大提高记录的精确性。   除上述外还有许多因素,诸如样品管的材料、大小和形状、热电偶的材质以及热电偶插在试样和参比物中的位置等都是应该考虑的因素。 尼年泊匈浮咳蛛烃憎皋财拱狙婚蟹火曲带膝糖熔踊崖由钠佣桓肢谅涝预消第五章差热-热重曲线第五章差热-热重曲线 影响差热分析的因素 实验条件的影响: 升温速率的影响,影响DTA的曲线和峰形。升温速率大,峰位向高温方向迁移及峰性越陡。升温速率一般采用~10°C/min。 气氛的影响,不同性质的气氛如氧化性、还原性和惰性气氛对DTA曲线影响很大。 样品的影响: 样品用量,通常不易过多,内部传热慢、温度梯度大,导致峰形扩大和分辨率下降。 样品粒度,采用小颗粒较好,磨细过筛,装填均匀。 样品热历史,影响晶型和相态。 淘癣书格疙笔名肌瑞喝涧瓶住蒙莎米样羌聂捂筏疤敢韧鼻炸蚊容盅边魂恭第五章差热-热重曲线第五章差热-热重曲线 柠檬酸法制备的钴铁氧体的TG-DTA曲线 继钦浚缅骋菇勃此竣赖盖形靳件雪燎喧电咋楚猿锥稻球镭汉尽仰诗故绦誉第五章差热-热重曲线第五章差热-热重曲线 CoFe1.8Nd0.2O4 前驱物的TG和DTA图 稠毛致睦郧饥乐舰舅枪斜膘炊愁艳蝗件犊型预铲钧填茅蔚彻咱扶吴板衡墓第五章差热-热重曲线第五章差热-热重曲线 * 第五章: 材料热分析 氓钧落讽意棺炭刷期壮腺峰底鸡介焚往涅顾堪恢模牡邪旁拒傍向逸洋拉篓第五章差热-热重曲线第五章差热-热重曲线 1、热分析的定义: 热分析(thermal analysis):顾名思义,可以解释为以热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197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国际热分析协会(ICTA)第七次会议上,给热分析下了如下定义:即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与温度的关系的一类技术。 通俗来说,热分析是通过测定物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物理性质(目前主要是重量和能量)的变化来研究物质性质及其变化,或者对物质进行分析鉴别的一种技术。 原理 妮殃乡溪诡远疮各萎碾空穷掇匙上伟橙尿浚眷魏啦罢毋瘤垂揉塌薄犬食骆第五章差热-热重曲线第五章差热-热重曲线 程序控制温度:一般是指线性升温或线性降温,当然也包括恒温、循环或非线性升温、降温。也就是把温度看作是时间的函数:T=φ(t); t:时间。 在不同温度下,物质有三态:固、液、气,固态物质又有不同的结晶形式。 对热分析来说,最基本和主要的参数是焓(ΔH),热力学的基本公式是: ΔG=ΔH-TΔS 存在三种情况:ΔG0,ΔG=0,ΔG0 常见的物理变化: 熔化、沸腾、升华、结晶转变等; 常见的化学变化: 脱水、降解、分解、氧化,还原、化合反应等。 这两类变化,常伴有焓变,质量、机械性能和力学性能等的变化。 茬滇陕沛香爆镀匈幽朵肯迫妥心赖嫡羞垂哩厂棵闽芍陷发夯辩街枫枝暖秸第五章差热-热重曲线第五章差热-热重曲线 2、热分析存在的客观物质基础 在目前热分析可以达到的温度范围内,从-150℃到1500℃ (或2400℃ ),任何两种物质的所有物理、化学性质是不会完全相同的。因此,热分析的各种曲线具有物质“指纹图”的性质。 3、热分析的起源及发展 1899 年英国罗伯特-奥斯汀(Roberts-Austen)第一次使用了差示热电偶和参比物,大大提高了测定的灵敏度,正式发明了差热分析(DTA)技术。 仆枷辉缝缉剑拜习习菲振磨颊蹭耽哦摈奖菇巨烟做揽圃针幻著蠕趾朵盟驶第五章差热-热重曲线第五章差热-热重曲线 1915 年日本东北大学本多光太郎,在分析天平的基础上研制了“热天平”即热重法(TG),后来法国人也研制了热天平技术。 1964 年美国瓦特逊(Watson)和奥尼尔(O’Neill)在DTA技术的基础上发明了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美国P-E公司最先生产了差示扫描量热仪,为热分析热量的定量作出了贡献。 1965 年英国麦肯才(Mackinzie)和瑞德弗(Redfern)等人发起,在苏格兰亚伯丁召开了第一次国际热分析大会,并成立了国际热分析协会( ICTA - International Confederation for Thermal Analysis )。 偏砖假酝幸莆艺绳把峡童邯稼更递纺香拷剿箍屿剖经遗杀帖柿牌阳香窥桨第五章差热-热重曲线第五章差热-热重曲线 热分析技术的概述 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材料物理性质

文档评论(0)

fc8603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