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循环的嵌套.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For循环的嵌套

For循环的嵌套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 张晓丽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使用的教材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1),内容为教材第二章“程序设计基础”的第二节“程序的循环结构”的第3小节“循环的嵌套”。 本节共1课时。 2.《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1)教材共六章,其中程序的循环结构是教材的重点和关键点,而循环的嵌套尤其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门课程的难点与核心。 3.就内容而言,循环的嵌套难度高且相对枯燥,需要教师认真分析课程标准和教材,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这节内容如果导得新颖、学得有趣、用得自如,将为学生今后的程序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情况分析 高中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已经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这为他们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提供了保障。 但是,由于本节内容的知识性、逻辑性、抽象性和应用性较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受到学习基础、方法、认识和思维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不容易理解循环嵌套的执行过程;再加上内容本身相对枯燥,因此激发学生兴趣,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调动学习和探究的主动性、积极性,显得尤其重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For循环嵌套语句的格式,了解并能区分内外循环的功能。 (2)能对循环语句进行简单调整,如改变起止条件和循环增量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基于任务的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探索规律,掌握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成功的感受、享受成功的喜悦。 (2)通过逐层推进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研究探索的精神,激发学习的兴趣。 (3)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品质。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For循环嵌套的应用。 突破依据:通过让学生理解For循环嵌套的构成条件、内外循环的作用、循环的起止条件,从而解决循环嵌套的应用问题。 教学策略设计 1.采用讲授法、比较分析法介绍For循环嵌套。更换教材案例,选用形象的文本作图突出本课重点并降低教材难度。 2.应用任务驱动法和梯度教学法,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下展开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教师活动: 1.提出问题1: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For-Next和Do-Loop两种循环结构,当循环次数确定时,使用哪种循环结构更方便?其基本格式如何? 2.提出问题2:如何一行打印5个“*”? 学生活动: 1.学生能回答出For循环结构,并在教师板书For循环基本格式时进行口述。 2.师生共同分析一行打印5个“*”时,循环变量的初值、终值和步长,以及“;”的作用,并请一名学生上台在板书For循环基本格式上直接修改。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通过提问快速唤醒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为本课的学习打好基础;板书For循环基本格式不仅是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更为实例的直接格式套用提供便利条件,为引入For循环嵌套做铺垫。 二、提出问题,分析研究 教师活动: 1.提出问题一:前面我们使用For循环解决了一行打印5个“*”的问题,如果想要打印4行,该如何解决? 2.提出问题二:首先肯定学生利用重复For语句解决问题的想法,抛出问题,如何想要打印的是1百行,甚至1千行、1万行怎么办呢? 引导学生分析能否通过引入第二个For循环来控制行数的打印,从而实现每行打印“*”个数和行数的双重控制。 3.知识推进:引导学生在板书打印一行“*”程序语句的基础上加外层循环控制语句,控制行数的打印。 4.共同分析: (1)循环嵌套的定义; (2)循环嵌套的格式; ?? ? 思考:有没有三重、四重循环呢? (3)循环嵌套的原则; (4)循环嵌套的基本要求。 学生活动: 1.分析解决4行“*”的打印问题,想到将上面的For循环语句再重复3次。 2.使学生了解通过内外循环可能分别控制每行个数和行数,并形成初步印象:循环中套循环就构成循环的嵌套。 3.学生编程实现。修改打印单行“*”程序,并逐语句调试程序,观看程序的执行过程,进一步了解内外循环的作用、循环的起止条件。 设计意图:给学生搭知识台阶,由浅入深地设置一连串有内在逻辑性的问题,一环紧扣一环,引导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或共同讨论,得出答案,重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梯度逐层深入,再采用设问、类比启发并辅之以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A )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I As Integer,j As Integer Fo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ailu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