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考卷及答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中考语文模拟考卷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一)积累(共13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汉字的拼音分类写在方格内。(2分) 关于读书,中外先哲有过许多家弦户诵、脍zhì( )人口的箴( )言。翻开书页,在浓浓墨香中,在温馨( )的环境里,让我们来体验读书的喜悦,用心聆听鲁迅、魏巍、王安忆等作家们字里行间的诉说。让优秀的文学作品熏陶我们的心灵,hán( )养我们的气质,提升我们的人格魅力吧。 2、默写(8分) ⑴长风破浪会有时,,。,。 , . ⑹了却君王天下事, , 可怜白发生 。,选出对内容表述的项。【 】【】(分) A.B.C.D..4分)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调位号: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今天我们谈谈交通安全问题。近年来,学生因交通事故而受伤害的人数增加得很快。这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有些同学们的交通意识淡薄,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精神上、肉体上的痛苦,常常违犯交通规则,这就可能引起交通秩序混乱,甚至事故的发生。同学们,交通规则的制定是为了保证你我的生命安全,这就要求我们提高对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的必要知识。 5、下面一组材料引发了你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思考?(3分) 材料一:如今,一些城里孩子吃着肯德基、麦当劳,看着哈利·波特长大,不知道自己国家历史上还有李白、杜甫、花木兰,近现代还有刘胡兰、董存瑞、高玉宝,甚至不少大学生、留学生不知道论语春秋孙子兵法。《智斗》《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等经典京剧唱段将正式进入中小学课堂。教育部决定2008年3月到2009年7月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东、甘肃等10省市开展试点工作,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内容,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国推。 虎:都说我狠毒,可我从来不吃自己的孩子。(虎毒不食子) 野 狼:虽然披了羊皮,但还是没人把我看作羊。(披着羊皮的狼) 蚕 ( ) 鹦鹉 ( ) 二、阅读理解(48分) 阅读诗歌《相见欢》【】  ①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②。”孟子曰:“是焉得为③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④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⑤,立天下之正位⑥,行天下之大道⑦;得志⑧与民由⑨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⑩,贫贱不能移(11),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注释:①岂不诚:难道不是②熄:战火熄灭,指太平无事③焉得为:哪能算④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⑤广居:宽大的房子,这里指“仁”⑥正位:正确的位置,这里指“礼”⑦大道:大路,比喻“义”⑧得志:能实现理想⑨ 由:遵循大道走⑩淫:迷乱(11)移:改变操守。 14、解释下列词语。(4分) (1)行道之人: (2)何加焉: (3)得我: (4)无违夫子: 15、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划线句子的意思。(4分) (1)是亦不可以已乎?(2分) (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2分) 16、选出对两文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3分) 【 】A.甲文中“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中的“之”与乙文中“往送之门”的“之”都用作代词,指代前文内容。 B.甲文用正反对比手法阐述了失掉“义”的过程及原因。 C.甲文前两句讲述的事实及道理可以用“廉者不食嗟来之食”概括其内涵。 D.乙文中景春和孟子对“什么是大丈夫”的认识具有明显区别,景春认为能威震诸侯,安坐家中就能使天下太平的人为大丈夫,而孟子则认为能“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文档评论(0)

dfg8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