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修订版】长江中下游(1-2)
?第一节 自然地理与地域政治结构 九曲回肠:长江及其湖泊 长江中游的自然地理与地域政治结构 长江下游的自然地理与地域政治结构 江源的认识 《尚书·禹贡》 :岷山导江,即把岷江(或说嘉陵江)当作长江上源。 徐霞客《溯江纪源》指出:金沙江才是长江正源。 清康熙四十七年至五十七年(1708-1718 )经实测绘制的《康熙内府舆图》 , 已绘出木鲁乌苏河(即通天河) 。 齐召南《江道编》则追溯到了克托乃乌兰木伦河(即沱沱河) 。 直至解放初期,仍然普遍盛行长江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南麓的谬说。 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于1976 、 1978 年先后两次组织江源调查,证实长江的正源在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海拔6,621米的各拉丹冬雪山的西南侧的沱沱河(或称托托河)。 长江三峡略图 长江自宜昌以下河道分叉弯曲,构成第一个陆上三角洲地貌。类似情况也出现在武穴至湖口江段。因受两岸山地夹峙和下陷新地质构造的影响,发育出第二个陆上三角洲地貌,即九江冲积扇。 长江的这两个陆上三角洲冲积扇导致类似的鹅颈式分汊河道,长江主河道自北向南偏转,分别在长江北岸出现过两个古湖泊:云梦泽和彭蠡泽,又相继消失。由于同样的河床演变,又导致长江南侧先后出现了洞庭湖与鄱阳湖。从而影响了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的活动。 云梦与云梦泽 春秋时期的文献《国语》、《左传》分别记载楚国有楚王狩猎之区:云梦。狩猎区内的湖沼泽薮则为云梦泽。 一千多年来,古人常常错将云梦指为云梦泽,并与洞庭湖混为一谈。 经历史地理学者研究证实:云梦是包括山地、丘陵、平原和湖沼的多种地貌形态的综合体,面积广阔几乎覆盖整个江汉平原。而云梦泽仅指云梦狩猎区内的部分湖沼泽薮景观,面积并没有大得能跨越长江。 公元四世纪以来,由于长江、汉水带来的泥沙沉积,云梦泽逐渐消亡成陆,而留下以洪湖为首的众多小湖群。 早期长江荆江河段曾经以分流的形式穿过古云梦泽地区,随着北面淤高,云梦泽消失,江水向南汇流,终于发育成典型的曲流河床。所以,长江中游荆江河段河床形态的形成,与云梦泽的历史演变有密切的关系。这个自然地理的历史变迁也影响了江陵荆州地区长江津渡的盛衰。 洞庭湖的历史演变 洞庭湖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属构造湖。由于地壳升降,泥沙淤积,经历了由小到大,又由大到小的演变过程。 先秦时期,今洞庭湖区还是一个河网割切的平原景观。 公元4世纪至19世纪中叶,受地质沉降作用与长江荆江段筑堤的影响,长江分流之水汇入洞庭平原,原来的沼泽平原形态演变成浩渺的湖泊。 唐宋至清朝中叶,是洞庭湖扩展的全盛期,汛期湖水面积约为现今湖面的2.3倍,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逐步形成和扩大。 19世纪中叶以后是洞庭湖的淤塞萎缩期。清末至民国初年,形成了长江虎渡、调弦、藕池、松滋四口分流入湖的局面,由于藕池、松滋两口流量大,输沙多,荆江入湖泥沙剧增,淤洲加速扩展,湖面缩减为前一时期的90%左右。 民国初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近一个世纪中,泥沙淤积更为迅速,围垸造田之势愈来愈盛,洞庭湖水面越来越小。 洞庭湖的历史演变 从彭蠡泽到鄱阳湖 历史时期的鄱阳湖,古代称“彭蠡泽”,经历过沧桑巨变。 在公元五世纪初以前,今天的鄱阳湖曾是一片被河网割切的平原景观地貌,“彭蠡泽”的大面积水体在长江北岸。 五世纪以后,受地质沉降作用及长江汛期泥沙泛滥的双重影响,北岸的“彭蠡泽”萎缩,今湖口以南逐渐形成的水面不断扩大。 唐末五代至北宋彭蠡湖迅速向东向南扩展,形成了鄱阳湖。 长江中下游的地理特征 整个长江中下游江段,河道的特征为叉流多,曲流多,沙洲多;两岸的湖泊多,矶头多,给长江行船、津渡、码头的选位既有利也有不便。湖泊在汛期起则起着容蓄调洪的作用。 受地质条件与湿热气候影响,华中地区的土壤以黄棕壤和红壤为主。 黄棕壤分布于江北及鄂北、陕南及豫西南的丘陵低山。 红壤分布于长江以南广大的低山、丘陵区。 气候与土壤性质对历史时期的农业经济的作物品种和经营方式的改变,有所影响。 南方水乡河道密布 二、长江中游的自然地理与地域政治结构 湖北省自然地理 湖南省自然地理 两湖地区历代政区变化 两湖地区的地域政治结构 湖北省自然地理 湖北地跨长江,处于第二、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 本省地势西高东低,西、北、东三面被山地和丘陵环绕,中南部为低湿平原,略成盆地之势。 湖北省大致以光化(老河口)到宜昌为界,分为鄂东江汉平原 、鄂西山地两部分。 鄂西山地,又以长江为界,分为由秦岭东段、武当山、大巴山东段等山脉组成的鄂西北山地,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等山脉组成的鄂西南山原。 鄂西北山地 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森林密布,著名的神农架即在此地。 鄂西南山原 山高谷深,一般海拔虽然也在1500米左右,但是山顶平广,具有高原性山地特征,适合于旱作农业的经营。属于土家族分布区域。 鄂省东部是以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题型与解法》2011年中招思想品德复习备考会.ppt
- 《钻展值不值,一眼看穿》钻展效果监测与优.pptx
- 《高效液相色谱色谱法》.ppt
- 《预防火灾》主题班会.ppt
- 《高等数学》(北大第二版)63多元函数的连续性.ppt
- 「甘え」の病理表现.ppt
- 《黄河颂》ppt课件.ppt
- 《黄河颂》好ppt课件.ppt
- 【2014年】三季度工作总结模板.ppt
- 【2014年】手工劳资会计三季度工作总结周慧.ppt
-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黄河,母亲河03.ppt
- 【人教新课标创新设计】2011高考英语一轮复习必修1Unit3Traveljournal(可编辑课件).ppt
- 【井巷工程】第九章硐室与交岔点施工.ppt
-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黄河,母亲河2.ppt
- 【人教新课标创新设计】2011高考英语一轮复习选修6Unit4Globalwarming(可编辑课件).ppt
- 【TwoWei】计算机系2013毕业典礼阉割版.pptx
- 【全套5份】英语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Unit1Friendship-Test.ppt
- 【余雷】行业-专业-就业大赛ppt.ppt
- 【公路】公开课定义判断.ppt
- 【化学】331《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
最近下载
- 高标准农田项目施工部项目管理班子的人员岗位职责工.docx VIP
- 电气二次培训基地继电保护试题库填空题 .pdf VIP
- DeepSeek+AI大模型赋能智能制造数字化工厂供应链大数据解决方案.pptx VIP
- JEDEC JESD85-2001Methods fo 国外国际规范.pdf VIP
- 免疫治疗-(精品课件).ppt VIP
- 赛迪:中国大数据区域发展水平评估报告.docx VIP
- 全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技术指导细则(2024修订版)知识培训.pptx VIP
- 生物化学与基础分子生物学实验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中山大学.docx VIP
- 中考词汇1600分类速记表 (1)(1)(1).pdf VIP
- 全季酒店--香氛设备布点原则.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