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干部考试复习题最终版.doc

  1. 1、本文档共2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部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 3 1.1 哲学 3 1.2 政治经济学 7 1.3 科学社会主义 10 1.4 毛泽东思想 13 第二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6 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6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16 2.3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17 2.4 社会主义的本质 18 2.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8 2.6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 19 2.7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 20 2.8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 20 2.9 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20 2.10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 2.11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 21 2.12 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21 2.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22 2.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 22 第三部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 22 第四部分:中共党史 35 第五部分: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 50 5.1 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创立和发展 50 5.2 党的性质 52 5.3 党的纲领和路线 54 5.4 党的领导 55 5.5 党的思想建设 56 5.6 党的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 57 5.7 党员队伍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59 5.8 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 60 5.9 党内民主建设 61 5.10 党的作风与反腐倡廉建设 61 第六部分: 64 6.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64 6.2 国际经济 78 6.3 经济学常用术语 81 第七部分:法律 88 7.1 法学基本理论 88 7.2 宪法学基本理论 89 7.3 行政法学 113 7.4 民法学 131 7.法学 157 7.6 其它 178 第八部分:公共管理和领导科学 199 第九部分:科学技术 211 第十部分: 国情世情和时事知识 221 第十一部分:湖北省情省策 242 第十二部分:鄂州市情市策 246 第十三部分:公文写作和公文处理 257 257 二、收文处理程序与方法 257 三、发文处理程序与方法 259 第十四部分:必读书目 262 第一部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 1.1 哲学 1.1.1 哲学基本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 哲学基本问题与基本派别: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 1.1.2.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形式 1.1.3.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物质的反映。 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1.3.1.1.3. 唯物辩证法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是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多样的。联系和系统是统一的。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过程。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的过程有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量变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互相依存、互相转化、互相渗透。 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世界观。对立主要表现在:第一,联系的观点同孤立的观点的对立。第二,发展的观点同静止不变的观点的对立。第三,全面的观点同片面的观点的对立。两者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发展的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 1.1.4. 认识和实践 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一切真知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给认识提出新课题,并提供解决新课题的经验材料、物质手段和条件,人们的认识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使实践获得成功,反之,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就会导致实践失败。 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1)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2)现象和本质(3)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认识的根本任务: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人类认识运动的总规律: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与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的进到了一个更高的程度”。 真理与价值:。所谓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实现主观同客观的一致,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