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徽省合肥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word版).doc
合肥市2013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
2. 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 答第II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 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硗认后再用0.5亳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粤廯栺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 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0题,每题2.5分,共50分。各题均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干要求,将其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写在答题栏内
读“中国局部地区植被区划图”,完成1 -2题。
1.获取各地植被覆盖率的最快捷手段是
A.全球定位系统 B.实地考察
C.地理信息系统 D.遥感技术
2. 导致植被从V到I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地形地貌
C.距海远近 D.大气环流
读“1960—2003年北京城郊温差变化曲线”图,完成3 -4题。
3. 根据城郊温差变化曲线可知,北京热岛效应强度
A.—直降低 B—直增大
C.维持稳定 D.波动上升
4. 关于热岛效应对北京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风沙活动减弱 B.水资源供应充足
C.暴雨频率增加 D.雪灾频率降低
读“我国某地地表形态和地质构造图”,完成5-6题。
5. 庐山是
A.背斜山 B.向斜山
C.断块山 D.死火山
6 长江至黄梅之间经历的地质作用过程主要是
A. 流水侵蚀一断裂陷落一流水堆积
B. 岩浆活动一流水堆积一风力侵蚀
C. 岩浆活动1流水侵蚀一断裂陷落
D. 流水侵蚀一褶皱弯曲一风力堆积
读“2009年江苏省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7 -8题。
7. 与北部相比,江苏省南部人口密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南部
①地形更平坦②耕地更多 ③交通更便捷 ④经济更发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 近年来,江苏省北部向南部人口迁移的数量减少,主要原因可能是
A.南部向北部进行产业转移 B.南部自然环境日益恶化
C.南水北调使南部水资源减少 D.南部与北部工资水平差距扩大
读“江西省某地棉花种植及相关产业链图”,完成9-10题。
9. 读图可知此产业链
A.扩大了棉花的种植规模 B.提高了棉花的商品率
C.实现了图中各产业的联系 D.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
10. 实现此产业链的关键是
A.科技水平 B.市场需求
C.劳动力数量 D.运输成本
读“我国某城市(117°E,32°N)
11.根据行道树及树影推断该城市此时的北京时间可能是
A.1 月 1 日 16:00 B.3 月 1 日 6:00
C.7 月 1 日 6:00 D.8 月 1 日 16:00
12. 此时
A. 非洲热带草原动物正在向南迁徙
B. 澳大利亚北部天气高温多雨
C. 从澳大利亚西岸向中国航行的轮船顺风顺水
D. 南极中山站正值科考繁忙季节
读“蒙古国多年平均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单位:mm)”,
13.蒙古国降水水汽主要来自
A.北冰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太平洋
14.下列关于M河及其流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M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 B. M河1月易发生凌汛
C. M河为内流河 D. M河流域温带草原广阔
15.读“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完成15 -16 题。
15 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6.关于乙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时人口数量比③时多 B.④时人口数量比⑤时多
C.②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D.③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读“M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和“M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7 -18题。
M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
17.根据表格信息可推断出1978—2008年M河流域
A.生物多样性增加 B.众多荒地被开垦
C.径流季节变化增大 D.下游泥沙沉积增多
18.下列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环境特点及农业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主要河流流向大致从南向北
B. 该区域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C. 发展立体农业是该区域发展方向之一
D. 种植的农作物有水稻、甜菜、油菜等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服务业就业人口增加较快。读“我国不同产业就业人口构成 变化示意图”,完成19-20题。
19.图中a、b、c
A.农业、工业、服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安徽省合肥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word版).doc
- 安徽省合肥市2013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doc
- 安徽省合肥市2013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解析).doc
- 安徽省合肥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卷(带解析).doc
- 安徽省合肥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doc
- 安徽省合肥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文).doc
- 安徽省合肥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数学理).doc
- 安徽省合肥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历史试卷(WORD版).doc
- 安徽省合肥市2014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解析版].doc
- 安徽省合肥市2014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