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睡眠障碍201303.pptVIP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童睡眠障碍201303

睡眠常识及儿童睡眠障碍 威海市经区医院 田致洲 no1、解读睡眠(让我们了解睡眠) 每年的3月21日为世界睡眠日 睡眠的概念 睡眠的时相及其表现 各时相睡眠的机制及生理意义 睡眠各时相的周期交替 一、睡眠的概念 初期-----由于身体内部的需要,感觉和运动活动暂时停止,适当剌激可觉醒。 后来-----认为是脑功能活动在,是引起的动物的生理活动低下,适当剌激可觉醒。 现在—认为睡眠是主动过程,是机体恢复所必须的过程。 二、睡眠的时相及其表现 根据脑电图将睡眠分为两个时相:慢波睡眠及快波睡眠(异相睡眠) (一)、慢波睡眠 分四期: 慢波睡眠1期: (思睡期) :EEG以α波为主,渐减少,低幅的θ波和β波不规则地混杂在一起,脑电波呈现平坦的趋势。正常人此期通常约需5~10min进入2期睡眠,约占总睡眠量的5%。这一期有时叫做“过渡睡眠”,因为它标志着从觉醒到睡眠的过渡。此期非常易于唤醒。 慢波睡眠2期: (浅睡期) :约占睡眠总量的50%。此期EEG示α波完全消失,出现睡眠梭形波(sleep spindle)和K复合波为此期的特点,并伴有少量δ波。睡眠梭形波实际上是一种变异的α波,频率为13~15Hz,较α波为快,波幅为20~40mV,较α波为低。梭形波持续时间为0.5~1s,比α波稍短。 慢波睡眠3期(中睡期) :过渡睡眠期(1、2期)通常约需30min进入中睡期(3期)。中睡期的睡眠深一些,以EEG上间断出现K复合波(K complex)为特征。K复合波是δ波和睡眠梭形波的复合,表现为睡眠梭形波在于δ波上或紧跟于δ波后面。这一期意识消失,容易醒来,此期约持续1h左右。失眠者往往在这一时期多次醒来,而不能顺利进入下一期睡眠。 慢波睡眠4期 (深睡期) :深睡期持续约30min,这一期很难醒来。EEG上呈现1.5~2Hz、75mV以上的δ波,数量超过50%。深睡期过后,就进入到下一期的REM睡眠期。SWS睡眠(3、4期)心跳和呼吸频率缓慢且规则,肌肉完全松驰,难以唤醒,即使被唤起,也会深感烦恼和拒绝反应,一般易于重新入睡。 健康年轻成人的NREM3期和4期分别约占睡眠总量的3%~8% 和10%~15% 。 慢波睡眠各期脑电变化特点: 从1期到4期EEG频率逐渐减慢、振幅逐渐增大,呈同步化趋势。 慢波睡眠时机体状态 1、感觉减退 2、肌紧张减弱 3、交感N受抑制 4、下丘脑体温调节功能下降 5、脑垂体生长激素分泌增多 6、可出现梦话、磨牙、梦游、遗尿。 慢波睡眠产生的机制 1、脑干尾端的网状结构引起慢波睡眠 2、下丘脑的视前区受剌激后引起慢波睡眠 慢波睡眠生理意义: 休息、生长发育、合成代谢 (二)、快波睡眠(异相睡眠) EEG表现为不规则的β波活动(脑电兴奋的表现),不分期。无睡眠纺锤或K复合波;可见顶、颞部尖波爆发。 生理状况: 1、感觉进一步减退 2、肌肉紧张减弱近于松驰 3、眼球快速运动,阵发性肌肉抽动 4、血压升高,心率快,呼吸不规则 5、梦的出现 快波睡眠产生机制 与脑桥有关,开启神经元及关闭神经元 快波睡眠的主要作用 促进脑内蛋白质合成,有利于幼儿神经系统成熟,有助于成人促进记忆与精力恢复。 三、睡眠各时相的周期交替 正常的睡眠周期首先由慢波睡眠开始,随着睡眠由浅入深进入快波睡眠,快波睡眠一般持续20~30分钟,之后又转入NREM睡眠,如此周而复始,约90分钟重复一次,构成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 REM睡眠时间及其占总睡眠的百分比与年龄呈负相关,足月新生儿REM睡眠约占睡眠总量的50%,1~2岁时减至30%,成年人的REM睡眠一般占20~25%。新生儿入睡后直接进入REM睡眠(称活化睡眠),没有高幅慢波的睡眠期。新生儿REM睡眠周期较短,约50min出现一次,以后渐延长,至2周岁时平均间隔75min出现一次REM睡眠,5周岁时平均间隔84min,至青少年后REM睡眠通宵以大约90min的间隔周期性地出现。NREM睡眠在足月新生儿约占睡眠总时间的50%左右,以后渐增加,至青少年后稳定于75~80%。 睡眠障碍的危害 长期睡眠不足,大脑得不到足够的休息,会出现头疼、头晕、记忆力衰退、食欲不振等现象。长期失眠甚至令年轻女性出现面色灰黄、皱纹增多等早衰现象。有些失眠者的免疫力也受到很大程度的损害,最终引发高血压、溃疡病等严重健康问题。    睡眠时间减少寿命也缩短;失眠降低生命质量;增加了发生精神疾病和抑郁症的危险;增加了意外和损伤,也大大增加了车祸发生率。失眠降低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总之,睡眠障碍会给人的健康和正常的生活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no2、儿童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的国际分类:ICSD-2 1、失眠 2、与呼吸相关的睡眠障碍 3、非呼吸障碍性白天过度嗜睡 4、昼夜节律紊乱所致睡眠障碍

文档评论(0)

tmd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