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荐信wang
自荐信:
一.全面展示考生的申请理由、性格特点、爱好特长、学习能力、未来规划,不超过1200字,A4纸三页以内、手写
二.全面立体的认识、让不认识的人来掌握整体状况
北大自主招生自荐信
尊敬的北京大学自主招生、保送生专家组:
您好!
我是一名高三学生XX。请允许我用以下的方式开始我的自我介绍。
“渡海空怀登顶梦,折舟无力枉求风。几时借得冲霄浪,虽死望峰亦从容。”
——孔庆东《求风》
这是孔庆东先生在十七岁的年纪写下的诗句,而今天,同样十七岁的我在参加这次自主招生、保送生考试时念兹在兹的竟然也是这首诗,只因其内容竟与我的心境如此相似。
一切都是一次航程,而这航程的缘起便是我的登顶梦——北京大学。
我一直在考虑,是否我也应该像大多从草原走出的学生一样介绍自己:“我叫XX,来自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明珠满洲里,草原赋予了我广博的胸怀……”
这样的XX毋宁说只不过是一个符号罢了,无血无肉、无爱无憎,和草原上千百万勤劳勇敢的男儿一样向往着蓝天上千百万只雄鹰。只是,我不仅是这样一个符号。
倘若要谈论我的高中学习生活,请允许我从我的童年讲起。
我生在满洲里——一个大到可以容得下达赉湖的碧波万丈却也小到只能作成吉思汗拴马桩的城市。我的生活完全与草原绝缘——我无从体味盛放的狼毒,也无意品尝流经脚下的波浪——属于我的只是青石的街道向晚、月下的树影婆娑。我以为书中的景致远胜天然,便在伙伴的笑闹声中“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只是这种生而与共的孤独似乎并未给予我太多的学识而只是一副眼镜、一身肥肉以及一个当时并不清晰的梦——北京大学。
不是因为哪位长辈的教导,也不是缘于父母梦的传递,这个梦诞生在白山黑水之中。在阅读中,我认识了北大——一行行文字向我诉说着国难当头时北大学生的慷慨陈词,百年来一位位大师在北大讲堂中的尽情挥洒,北大图书馆中书籍的浩如烟海,最后赐予我一个未名湖来浸润心田——一润十年。懵懵懂懂中,这梦已破土而出——向着燕园生长。
我曾自诩为一个“婆罗门”,我深信优秀是一种习惯,不能强求也很难改变,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定位,听之任之成就从容,怒之更之只会撞墙——当然这只是因为我为自己是一个“天纵英才”(当时的想法)的尖子生找的说辞。成绩名列前茅,极得老师青睐,领奖状像翻月历——我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不知疼痛不懂失败以至不知到底为什么学习,只是在内心深处认为所有人已经为我定下了一条绝对安全的直达北大的航线,只等我乘船前往。
于是(为什么是“于是”?)这艘船打着“情深不寿,强极则辱”的旗号在“物极必反”风暴的左右下偏离了航线——恰巧是在中考,我体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失败。
霎那间,那个本不清晰的北大之梦几乎成了一派妄语、一番空谈。“折舟无力枉求风”,我的处境便类于此。中考成绩的极其不理想让我开始动摇,北大与我也好像渐行渐远,从没有经历过如此大打击的我心中一片茫然:“信念都虚无了,我要往何处去呢?就这样挑个普通大学草草了事吗?就这样甘于平凡吗?”
思索的结果是否定的。
我当然知道,以我当时并不出类拔萃的成绩倘若侈谈“我的梦想是上北大”的话,大概也只能被冠以“拿肉麻当有趣,以梦想为扯皮,视刘阿斗为圣主,把橄榄枝当蒜苗”了。既不能与人说,这个梦我便一直藏着——直到今天。就是这个北大之梦让我在痛苦一次次袭来的夜阑人静中重新站起,让我不再相信命运的无冥,转而相信自己的坚韧不拔、相信人定胜天、相信这不是一潭死水,也没有“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在地底涌动的,是梦。
“如果生命只是一场碎梦,我为什么还要追逐?如果人们看到我的背影,还会不会为这个傻瓜而感动?”大概,就是这样一场追逐碎梦的航程让我的梦又渐渐完整、渐渐真实,而我的心也因而渐渐深沉。失败使我的人生完整,让我乘着“折舟”、带着对梦想的坚贞走到了今天。
站在北大门前的XX,当不起飞扬跋扈的天才,而只是三年前的一个相当失败的失败者、梦被掏空的梦想家,及至今日“梦寐以求进北大,孜孜不倦一呆瓜”而已。三年,不变的是梦,变了的是实现梦的方式——由“相信优秀——从容”到“相信梦想——奋争”。
北大之于我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大概只是一片抽象——因为我从没有到过燕园,唯其所能仅想像而已矣。有时我梦见自己身处燕园之中,路旁遍植西府海棠,极目远望,杨柳依依中季荷的丰韵若飞若扬,百年大讲堂中掌声雷动,而图书馆的百万藏书中尽是我梦寐以求的宝藏……在每一间教室、每一个广场都印着适之先生“我的朋友”式的微笑、孟真先生刚柔并济的山东风格、芝生先生“岂止于米,相期以茶”的怡然自得与季羡林先生竭泽而渔的研究精神……一切的一切于我都由书中来,向书中去,从抽象归于抽象——就像我的梦一样。
而我深信的一点是无论我的成绩是好是坏,我与北大的气质是相通的——在我的心中确有这一波碧水,名为“未名”。在湖水涤荡下,我竟觉得自己就是这数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