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ω―3鱼油脂肪乳剂对肠梗阻患者肠粘膜通透性及细菌移位的影响.doc
ω―3鱼油脂肪乳剂对肠梗阻患者肠粘膜通透性及细菌移位的影响
摘要: 目的:为研究应用ω-3鱼油脂肪乳剂对其肠粘膜通透性及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将各种类型的肠梗阻患者 9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方法,如禁食、胃肠减压、全胃肠外营养、应用抗生素以及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ω-3鱼油脂肪乳剂。检测比较两组病例入院时、治疗后第3日、第7日的常规指标、免疫学指标,采集两组患者外周血进行血浆谷氨酞胺(Gln)浓度和全血细菌DNA检测,同时进行尿中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糖、明显降低(P0.05);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IgA较早期明显降低(P0.05);而治疗组无明显变化。在住院天数、治疗费用、感染率、并发症、死亡率等方面,对照组高于治疗组(P0.05)。对照组的血浆谷氨酰胺浓度低于治疗组(P0.01),对照组病程后期尿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外周血中细菌DNA阳性率高于治疗组(P0.01)。结论:ω-3鱼油脂肪乳剂对帮助肠梗阻患者维护肠粘膜屏障功能、减少细菌移位、减少并发症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ω-3鱼油脂肪乳剂;肠梗阻;肠粘膜通透性;菌群移位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024-02 肠梗阻是外科的多发病,肠道连续性发生梗阻后,肠壁分泌的消化液向肠腔内继续渗出并积存于肠腔内,导致体液丢失于第三间隙。同时肠管内积气积液,肠腔扩张压力升高导致肠壁血运障碍,进而导致肠粘膜的通透性改变以及菌群移位。急性肠梗阻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胃肠减压,虽能够被动地吸出胃肠道内部分积气积液,但同时也丢失大量体液 ,加重机体水电解质的紊乱及酸碱失衡。而且肠梗阻发生后,肠粘膜的通透性的改变更是细菌移位和MODS和SIRS等多种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我科自2008年1月~2010年12月设立研究组对80例肠梗阻患者在常规治疗上加用氨酰胺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分组、治疗方法: 将各种不同类型的肠梗阻 90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其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49.5±5.7)岁;对照组45例,其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47.2±7.1)岁,按病因分类治疗组粘连性肠梗阻24例肿瘤占位性梗阻12例,炎症性肠梗阻9例,对照组粘连性肠梗阻25例肿瘤占位性梗阻11例,炎症性肠梗阻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梗阻病因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按肠梗阻常规保守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全胃肠外营养、应用抗生素以及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ω-3鱼油脂肪乳剂。
1.2 观察指标: 检测比较两组病例入院时、治疗后第3日、第7日的常规指标包括:体重、血糖、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免疫学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WBC)、肿瘤坏死因子(TNF-?)、IL-6、IgG、IgM、IgA、C?反应蛋白(CRP);并于入院时、治疗后第3日、第7日观察和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浆谷氨酰胺浓度、尿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外周血中细菌DNA阳性率。
血浆谷氨酰胺浓度、尿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检测,外周血中细菌DNA的检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进行相对定量。
2 结果
2.1 常规观察指标: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清转铁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均明显回升(P0.05);血糖则显著下降(P0.05);在体重指标上则无显著变化。上述各项指标治疗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表1)。表1治疗后常规指标的变化
指标入院时治疗后第3天治疗后第7天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体重(Kg)51.4±4.7 53.8±5.257.6±8.3 61.3±5.765.4±2.861.4±2.3血糖(mmol/l)7.5±4.9 8.3±3.76.2±2.1 7.8±1.65.6±1.45.8±2.1(1)血清白蛋白(g/l)24.62±2.49 23.54±1.9724.66±2.29 28.52±3.7130.38±3.44(1)29.34±3.26(1)血清前白蛋白(g/l)0.143±0.0380.149±0.0540.144±0.0510.164±0.0240.252±0.076(1)0.262±0.055(1)血清转铁蛋白(g/l)1.736±0.4591.635±0.3721.954±0.4672.082±0.3462.676±0.833(1)2.75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PCT在肺结核与真菌性肺部感染疾病鉴别中的意义.doc
- PDCA循环在口腔治疗台水路无菌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oc
- PDCA循环在护士临床给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观察.doc
- PDCA护理对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同期化疗所致不良反应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doc
- Phadia250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系统性能验证.doc
- PKU―VPSM工具在全面持续改进全科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价值研究.doc
- PLC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探讨.doc
- PLDD治疗腰椎间盘源性疼痛不同年龄段的疗效观察.doc
- PM2.5污染移动的“火电厂”.doc
- Pokemon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