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七单元复习讲解
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从当年的12月到第二年的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里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每当夜幕降临,气温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树木被雾气淹没了,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了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1、雾凇形成的原因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 ,二是 雾凇形成的时间是在 。 2、这段文字描写雾凇奇观时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把雾凇比作 和 。 3、文中能体现“过于饱和”的词语有 、 、 4、这段话主要是写雾凇形成的 (1)原因 (2)过程 (3)景象 5、最后一句话体现了雾凇形成时 (1)由远而近 (2)有少到多 (3)由冷到热 6、仿照最后一句,用上“最初”“逐渐”“最后”这三个词写上一句话。 1、《元日》是( )代诗人( )的作品。诗的第一句渲染了( )的气氛。第三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象征了( )的前景。第四句既写当时的民间风俗,又寓含了( )的意思。诗的第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与第四句“总把新桃换旧符”能动脑筋改成一幅对联吗?( ) 新桃换旧符。 2、《江雪》的作者是( )朝诗人( )。前两句诗让我们感受到( ),后两句则体现了诗人( )的情调。诗中迎风抗雪、孤舟独钓的渔翁形象,正是诗人( )的人格化身。 1、《元日》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作品。诗的第一句渲染了(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第三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象征了(美好光明)的前景。第四句既写当时的民间风俗,又寓含了(除旧迎新)的意思。诗的第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与第四句“总把新桃换旧符”能动脑筋改成一幅对联吗?(爆竹除旧岁)新桃换旧符。 2、《江雪》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柳宗元)。前两句诗让我们感受到(茫茫冰雪),后两句则体现了诗人(孤独、寂寞)的情调。诗中迎风抗雪、孤舟独钓的渔翁形象,正是诗人(不屈精神和孤独情怀)的人格化身。 1、按要求写词语 描写下大雪的: 描写雪后美景的: 2、吉林雾凇与( )、( )、( )并称我国四大自然奇观。 1、按要求写词语 描写下大雪的:漫天雪花 大雪纷飞 雪飘如絮 鹅毛大雪 描写雪后美景的:银装素裹 粉妆玉砌 洁白无瑕 玉树琼枝 2、吉林雾凇与( 桂林山水)、(云南石林 )、(长江三峡 )并称我国四大自然奇观。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松花江畔的( ),( )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 )下,( ),美丽动人。 2、雾凇,俗称( ),是在( )季节里,空气中( )饱和的( )遇冷( )而成。 3、这( )的雾气,慢慢地,( ),( )给( )、( )镀上了白银。( )像银线,( )变成银条,( )十里长堤上( )是( )了。 1)、这句中的“镀”可以换成( ),我认为( )更好,因为( ) 2)、文中“白银”指( ),“银线”、“银条”是指( )。这是一种( )的方法。 4、清早,寒风( ),雾气( )。人们( )在松花江边,( )着这千姿百态的( ),便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真是‘( ),( )。’呀!” 1)、文中的诗是( )诗人( )说的,诗的前两句是( ),( )。引用这两句诗是因为(。)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 ),(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