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十月革命 1917年爆发的二月革命,推翻了 专制统治,在这次革命后,俄国出现了 和 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1917年4月,列宁发表《 》,提出将俄国革命从 转变为 的任务。他明确提出了“ ”“ ”的口号,争取以 方式取得政权。 1917年11月,十月革命发生并取得成功,这场革命将 变成了现实,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去的胜利的 。 理论创新: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并通过十月革命的实践得以实现。 革命道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和革命道路。 革命阶段: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相连的两个不同阶段性质的革命。 革命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相同之处 阿曼德·哈默 斯大林模式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1918 1945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二战后至今 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 的发展 南京国民政府 的统制政策 计划经济 体制的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建立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世界市场完全形成 大萧条 德日法西斯专政 罗斯福新政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十月革命胜利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两种模式间的借鉴与互补 一战 二战 两大阵营对立 以美国为核心的资 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减少国家干预 三足鼎立格局 赫鲁晓夫改革 勃烈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混合经济 知识经济 区域集团化 经济全球化 70年代 90年代 30年代 十月革命胜利 1918 内战结束 1920 俄共布十大 1921 列宁逝世 1924 一五计划 1928 斯大林逝世 1953 苏共二十大 1956 赫鲁晓夫下台 1964 镇压布拉格之春 1968 勃烈日涅夫逝世 1982 安德罗波夫逝世 契尔年科逝世 戈尔巴乔夫上台 1983 苏联解体 199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背景 十月革命后,苏俄与同盟国签订《布列斯特条约》,退出一战。 英法美日等协约国试图将俄国继续捆绑在战车上,联合俄国境 内地主、资产阶级和叛军(捷克军团,高尔察克、邓尼金,波 兰军团),试图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苏俄进入 艰难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仅控制1/4国土,失去粮食、煤 炭的主要产地,铁路运输瘫痪,工厂停工,食物紧缺) 目的 面对残酷的战争环境,苏联政府提出“一切为了前线”,集中 全国的物力、财力,在经济领域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以支 持红军、战胜敌人 特点 兼具“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而得名;是超越生产力 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措施 措施 实行余粮收/征集制,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外, 其余粮食以极低的价格交售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了全部余 粮,甚至一部分必需的口粮;扩大到肉类、马铃薯等各种农 产品;付给农民的纸币大幅度贬值 ) 农业 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 监督,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 工业 取消商品贸易 贸易 一切生活必需品都有国家统一分配,实行实物配给制;强制 成年人义务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分配 评价 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适应了战时需要,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 供了物质保障,最终粉碎武装干涉,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巩 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次探索、尝试 许多政策超出战时需要的限度,战争基本结束后,苏俄试图通 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导致农民的不满与 日俱增,频繁发生暴动,国家也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 企业的生产,引发经济和政治危机,这并不是过渡的正确道路 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 违背经济发展规律 目的 为了解决战争结束后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导致的经济困难和 政治危机,并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1921年3月,俄 共(布)召开了第十次代表大会,由此开始了从战时共产主义 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措施 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 自由支配,粮食税的数额大大低于余粮收集制 农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2J502-2内装修-室内吊顶.pdf VIP
- 全球及中国白蚁防治服务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2025-2028版.docx
- 2025年党员干部应知应会理论知识题库判断题测试卷附答案.docx VIP
- 医院检验科培训课件:《临床血液与体液检验基本技术标准》的解读(血液部分).pptx
- 2024年山西临汾尧都区社区工作者招聘真题.docx VIP
- 苯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doc VIP
- 颈椎间盘突出护理.pptx VIP
- 线性代数英文课件:ch5-4(not necessary).ppt VIP
- 《SJT11223-2000-铜包铝线》.pdf VIP
- 民乐介绍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