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垦丁国家公园使用无污染交通工具
墾丁國家公園使用無污染交通工具
Research on Using unpolluted transportation in Kenting National Park
陳怡婷
Yi-Ting Chen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管理系四觀三甲
中文摘要
觀光發展迅速,不僅為觀光地區帶來經濟繁榮,汽、機車的排放之廢氣污染接踵而來。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討觀光地區全面管制民有汽、機車進入,以無污染之交通工具取代之。
本研究將針對墾丁國家公園進行研究,主要由兩方面著手調查,其一為墾丁國家公園境內居民,其二為當地之遊客進行問卷調查,以獲得更多有助本研究進行的資訊。預計經本研究探討的結果,能夠有效對觀光地區之人為污染情形以及大眾環保意識,作深入了解。並且能夠有效評估解決方法,以提供居民之健康生活地區,保留純淨無污染的觀光地區,進而達到永續發展之目的。
關鍵詞:墾丁國家公園、無污染、環保、永續發展
E-mail:lovesnoopy38@.tw
一、緒論
1研究動機
在工商繁榮的社會裡,許多人都會籍由假日的時間去安排自已的休閒活動,根據觀光客決策行為的過程,不難發現有許多不同型態的特性因素會影響到遊客對此行程的安排及決定,休閒農場在近幾年的興盛,觀光果園也蓬勃的發展,帶動了休閒觀光的趨勢,旅客不再是為了玩筋疲力盡而旅遊,開始為了修養身心、增廣見聞,該如何創造更多舒適低污染的環境,即是本次研究的初始動機。
夏天來臨之時,人們總先想到陽光充足、海灘,墾丁國家公園三面環海的海陸位置加上熱帶氣候的催化,孕育出豐富多變的生態樣貌,海岸林帶的植物群落特殊罕見,每年還有大批候鳥自北方飛來過冬墾丁國家墾丁國家位於恆春半島南半部。其位置三面臨海,東面太平洋,南瀕巴士海峽,西鄰台灣海峽,北接恆春縱谷平原、三台山、滿州市街,港口溪、九棚溪等。南北長約廿四公里,東西寬約廿四公里,距高雄市約九十公里。墾丁國家公園地理上屬於熱帶性氣候區,終年氣溫和暖,熱帶植物衍生,四周海域,海水清澈,甚少污染,因而珊瑚繁盛,多采多姿之熱帶魚群遨遊其間;又本區遠離大都市,未受都市文化之影響,人口較少,自然景緻保存優良。形以低山及丘陵台地為主。鵝鑾鼻及貓鼻頭為恆春半島最南端突出海域之兩個半島,中間為南灣,海岸線曲折,形成許多小海灣。溪流之河床陡峻,雨季溪水高漲,旱季則呈乾涸。最高山峰為萬里得山,海拔為五二O公華以不復以往,但傳統的文化保存。1872年3月1日美國國會通過黃石公園(Yellow Stone National Park)為國家公園,成為世界第一個國家公園。國家公園的認定標準是依據國際自然資源保育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e Resources, IUCN)於1969年召開第十年會所頒定的國家公園定義。國家公園是「具有國家代表性之自然與人文公園」,根據IUCN第十屆大會表示國家公園定義為:
1.自然保護地區,面積在一千公頃以上之範圍,內具有優美景觀之特殊生態或地形,有國家代表性,且未經人類開採、聚居或開發建設之地區。
2.為長期保護自然、原野景觀、原生動物、特殊生態體系而設之保護區之地區。
3.由國家最高權宜機構採取步驟,限制開發工業區、商業區及聚居之地區,並禁止伐採、採礦、設電廠、農耕、放牧、狩獵等行為,同時有效執行對生態、自然景觀維護之地區。
4.維護目前的自然狀態,僅准許遊客在特別情況下進入一定範圍,以做為現代及未來世代科學、教育、遊憩、啟智資產之地區。
2.2.觀光之永續發展
生態旅遊中是以「永續發展」為指導原則,除滿足遊客旅遊時追尋的自我滿足與體驗感,亦避免旅遊對環境造成不可復原之衝擊(王鑫和曹正偉,1996)。自然環境提供遊憩使用後,多少都會受到不同程度之衝擊,不但造成該遊憩地區環境品質退化,也將使遊客的體驗減低(李思屏,2001)。對當地保育與居民有所責任與品饋,並讓遊客自然而然在旅遊中有所覺醒,瞭解環境資源是需要保護的並樂於參與保育行動(李思屏)。
三、研究假設
本研究依研究目的所提出之研究假設為:居民、遊客特質屬性不同,在對環境影響之認知與態度上有顯著差異,經歸納本研究目的、相關文獻的各種敘述後,擬訂本研究假設有下數項:
H1:居民屬性不同,其環境影響認知與態度有無顯著差異
H2:居民居住時間不同,其環境影響認知與態度有無顯著差異
H3.遊客屬性不同,其環境影響認知與態度有無顯著差異
H4.遊客停留時間不同,其環境影響認知與態度有無顯著差異
四、研究架構
五、研究方法
5.1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墾丁國家公園區域範圍內分兩類研究對象。其一為當地居民為研究對象,且需具有中華民國國籍者以及當地遊客兩者共為研究之對象。
5.2抽樣方法
本問卷調查在墾丁國家公園範圍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