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一个课时讲完隋唐以资料与问题为主的教法演示.docVIP

如何在一个课时讲完隋唐以资料与问题为主的教法演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在一个课时讲完隋唐以资料与问题为主的教法演示

如何在一個課時講完隋唐--以資料與問題為主的教法演示 張 元 清華大學 歷史研究所 如何在一個學期講完中國歷史?一直是困擾今天高中歷史教師的大問題。筆者曾以此為題撰一小文,(《清華歷史教學》第十八期,2007,頁1-3)略抒己見。筆者以為,台灣史教一個學期,中國史也只安排一個學期,合理嗎?當然不合理。不合理的事,能做得好嗎?當然不可能做得好。所以,任何對這個問題提出「解決」方法的,都是為了應付這個不合理的課綱,想一點補救辦法而已。筆者的辦法,簡單說來就是把原來應該老師講的,讓學生來讀;把學生應該在課堂裡聽講、討論的時間,以課外閱讀方式補足。這只是一個「補救」的辦法,決不能夠取代合理的課程安排,這是首先要聲明的。其次,學生課業相當繁重,能在課外抽出閱讀時間嗎?不能無疑。第三,課外閱讀如何設計,才有某些效果,也要經過一定的實驗;未經驗證,只提出意見,等於空談。 高雄中學的戴麗桑老師替我安排一個課時,指定講隋唐的歷史,就是給了我一個實驗的機會,十分寶貴。民國97年5月9日上午10時10分到11時,在高雄中學的這一堂課,就是一次課堂教學的實驗。 課程構思 最先要想的是教什麼?就是所謂的「教材」應該是什麼?戴老師拿給我雄中選用的課本,我看到教科書關於隋唐的內容,真是可以用「驚嚇」兩字來形容那時的感受。教科書寫成這個樣子,老師怎麼教?學生怎麼讀?還好,儘管我自己編寫過教科書,但一直不認為教科書在歷史課堂中占有主要位置;再說,所謂教材,絕不能只是教科書而已。不過,這本雄中使用的教科書寫了不少制度,我應該做些配合才對。 想到教材,第一步是擬定大綱,決定要講些什麼。我想講的是,隋唐是一個怎樣的時代,我想帶學生去看一看。我做為一個講課者,就好像一個導遊,把聽課者當作遊客,我要帶他們去看看那些壯麗的圖像、絢爛的色彩和巨大的變化,以及那個時代裡傑出人物的精彩表演。我的講綱都是以問句方式呈現,當然是有意的設計,無非也是提醒聽講的學生,我們是在討論問題啊!下一步就是考慮從什麼地方選用適合的資料,上課的對象是高中一年級學生,不是清華大學選修通識課程的大學生,必須想到他們的閱讀與理解能力。《資治通鑑》必須排除,就是陳寅恪的論著也以不選為妙。然而,重要的卻是應該有一項選取的標準,譬如,資料應該既重要又有趣,重要在於它呈現了精闢的見解,有趣則是它具有引人入勝的故事性。所以,我不會從現今幾本著名的《隋唐五代史》中去找資料,因為那些叙述,精確有餘,風趣不足,雖不至味同嚼蠟,也屬枯燥難耐。因之,我主要翻閱兩本通史名著選取資料,一是錢穆的《國史大綱》,此書中隨處可見錢先生的論史卓識;另一本則是范文瀾的《中國通史簡編》,雖曰簡編,然所記歷史故事甚多,評論亦稱精妙。筆者個人對范著尤其偏愛,總覺得傳統史學優長之處,該書保存最多,讀來最為動人。 學生的先備知識如何?只記得國中讀過的那一點點夠了嗎?如果那一點點都忘了,能夠讀這些資料,談這些問題嗎?其實,我對學生必須先有「充足」的史事基礎才能談問題的這種看法,一直是有意見的,這是後話,此處不談。不過,學生多一點史事為主的先備知識,只有好處,沒什麼不好,我也是十分贊成。所以,我提供給戴老師的資料中,又加上了《簡明中國歷史》中的一章,我寫的「華夷一家的大唐帝國」。戴老師問我,是否在課前把這些資料發給學生,並要他們做點預習,我說只把「華夷一家的大唐帝國」這一章先給他們,講綱與選讀資料隨堂發下即可。 資料選定之後,要依據大綱與資料,擬出上課講述的重點,也就是所謂的具體教學目標。講綱需要以具體內容呈現,而這些內容同樣可用問題方式提出,課程進行就是依次解答或討論的過程。筆者在前往高雄的高鐵車上,將準備講述的內容,加以整理,擬成了三十個小問題。五十分鐘的課時,談三十個問題,平均每一問題可用時間不到兩分鐘,必須抓緊之外,怎麼進行呢? 課堂教學記實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這是誰寫的詩?我用這句問話,開始了這堂課。學生立即回答:「杜甫」,再問:「杜甫是哪一個朝代的人?」學生答:「唐朝。」我轉身在黑板上寫了:《杜甫的五城》、賴瑞和著、洪範出版社,這幾個字。再拿出此書,說:我們看看這是一本怎樣的書,出版社寫的簡介,做了最好的說明,我們就念一念吧。我念: 乘火車,擠巴士,單身走遍遼闊的中國大地。是許多人埋在心底的渴望,也是本書作者賴瑞和少年時代的一個夢想。三十五歲那年,他終於漸漸圓了這個夢,帶著一本中國地圖,一本《全國鐵路列車時刻表》,走過徐霞客走過的路,又到過許多徐霞客未到的地方。橫過中國大地四萬多公里,和大陸民眾一起擠爆滿的火車,睡簡陋的小旅館。 本書即作者九次中國旅程的記錄。以簡樸的文字,細寫比較少人到的「非旅遊熱點」和文物,趣味中,

文档评论(0)

qianqian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22413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