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安全性评价中的地震问题.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震安全性评价中的地震问题

地震安全性评价中的地震问题 曲国胜,乔成斌 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 北京吉奥星地震工程勘测研究院 2009年10月14日 主要内容 地震活动性分析 地震危险性概率方法 地震危险性确定性方法 地震活动性分析 地震灾害 基本概念 地震资料 地震区、带划分 地震活动性分析 构造应力场分析 场地影响烈度分析 中国几次地震破坏情况 震中烈度I0和震级M统计关系的经验公式如下:  M=1+2/3 I0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震中烈度和震级的关系 地震资料 GB17741-2005规定:“区域取对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有影响的范围,不应小于工程场地外围150km。” 存在对工程场地有影响的远场大震; 弱震区; 地震活动的完整性。 如北京,应东扩至包括唐山地震震群。 熟悉地震部门正式公布的地震目录和地震观测报告 《中国地震目录》,李善邦,1960 《中国地震目录》,李善邦,1970 《中国地震目录(前1831 -1969)》,顾功叙,时振梁, 1983 《中国地震目录(1970-1979)》,顾功叙,时振梁, 1984 《中国地震简目(前780-1986)》,(三代区划图) 《中国历史强震目录(前23世纪-1911)》(四代区划图) 《中国近代强震目录(1912-1990)》 对地震安评结果有明显影响的疑难地震必须慎重处理。 其他资料(尤其是1990年以后): 《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谢毓寿、蔡美彪等,1983) 1 ~ 5 卷 《中国历史地震图集》 元、明、清 卷 地球物理所:中国地震年报,2004年以前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观测报告,2004年后 各省地震局:各省的地震台网地震目录 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年鉴,每年一期 各种期刊上的研究论文…………。 熟悉不同震级标度之间的关系 现代地震震级: ML 、 Ms Ms=1.13ML-1.08 近震震级ML:地震波最大水平记录振幅确定。 面波震级Ms:面波水平分量的最大振幅确定。 体波震级mb:用1s左右的P波地震动竖向分量确定。 矩震级Mw:用地震矩M0确定地震大小。 资料收集、整理 时间上从区域有地震记载以来至上年度12月底止。 区域内全部的等震线资料、破坏性文字记载资料等。 注意资料的完整性,不能遗漏,且注意不同版本目录。 按照编制地震目录的要求进行资料整理,包括发震时间、震中位置、震中烈度(震级大小)、定位精度; 对场地产生Ⅵ度以上影响的历史地震进行破坏情况或等震线与文字记载资料、地震有感范围等资料的整理。 对有疑问的历史地震应进一步核定。 掌握历史地震资料分析 资料的可靠性分析。 主要针对资料来源,如正史或野史、地方志等,并比较各种不同资料的差异,作出判断。 发震时间。 史料记载往往是某朝代某年某月某日等,要换成公元年;对某些发震时间模糊的,要根据资料重新判定,特别是历史上一些事件对定发震时间有帮助。 震中位置。 要对各个地点的破坏情况进行判定,并评估地震烈度,将震中位置置于破坏最重的地段。必要时须对等震线根据破坏记载资料进行重新绘制,取极震区的几何中心为震中;对不能勾绘等震线的,可将震中位置限定在某破坏最重的区域内。对大地震,发震断层研究很重要。 掌握历史地震资料分析 震级大小(震中烈度): 根据破坏情况定震中烈度→震级 根据有感范围大小定震中烈度→震级 根据发震断层参数定震中烈度→震级 对场地的影响烈度: a.等震线。 b.更重要的是场地附近的记载。 c.记载点的地形地貌、地基、建筑物情况。 地震目录编制内容 历史地震对工程场地的影响 目的: 通过分析场地的地震烈度值,可以得到场地所遭受过的最大地震烈度和各个烈度值的频繁程度,与概率计算结果互相佐证。 熟悉影响场地地震烈度分布的因素: 历史地震对工程场地的影响 收集: (1) 对工程场地产生Ⅵ度以上烈度影响的大地震, 不限于区域内。 (2) 采用最新版本地震目录中所给出的烈度。 (3) 广泛地收集地震烈度资料,对比分析。 历史地震对工程场地的影响 分析: a) 有等震线资料的地震,可直接查明历史地震对场地的实际影响烈度; b) 对于没有等震线资料,但能够得到场地及附近的地震破坏宏观资料、或实际调查资料,可通过这些资料复核评定影响烈度; c) 也可以通过本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估算场地影响烈度值。 给出影响工程场地的综合等震线图,建立场地影响烈度目录。 掌握场地影响烈度的综合评价方法 由于影响烈度的因素较多,许多大地震的等

文档评论(0)

tmd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