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钱学森与力学
钱学森与力学
——谨以此文,纪念钱学森先生诞辰100周年
钱学森院士是中国火箭、导弹、航天事业的拓荒者和奠基人,是一位传奇式人物。他出身中国的华丽家族,家学渊远。1934年,钱学森考取“航空机架”留美公费生,1935年横渡太平洋,成为美国航空大师冯·卡门的高足。他在美国从事火箭研究,参与国防机要,甚至一度在五角大楼上班。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他以美军上校身份参加美国空军顾问团,前往德国考察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工作,审讯德国火箭鼻祖冯·布劳恩。新中国诞生后,他准备回祖国效力,却遭到美国联邦调查局的“调查”,甚至以间谍罪被捕入狱。美国千方百计阻止钱学森回国,因为他们深知钱学森“抵得上五个师”!
诚如艾青所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花,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经过五年的不屈抗争,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过问下,导弹翘楚钱学森终于在1955年10月8日踏上祖国的热土。毛泽东主席亲自接见了他,称他为“火箭王”。他运筹帷幄,稳坐军中帐,对中国的“两弹一星”以及载人航天事业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历史性贡献,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提升大国地位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岂止“抵得上五个师”!
钱学森是国际知名的力学大师,他的许多力学著作堪称经典文献。他对近代力学以至科学技术的内涵和发展方向发表过全面系统的论述。在这里笔者试图通过追溯钱学森的力学研究之路,来展示其在力学方面的巨大贡献,并以此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钱学森是如何走上力学研究之路的
每一个时代,青年都有着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的追求。在钱学森高中毕业的时候,他充满着“实业救国”的理想,即“习西夷之长,救中国之短”。那时,他关注的目光是在铁轨上飞驰的火车,因此,他报考了上海交通大学,并于1929年9月考取上海交大机械工程系,攻读铁道机械工程专业。
1934年,他以优异成绩从交大毕业。他完全可以顺顺当当去做一名铁道工程师。然而,在交大学习期间,他已经把专业志向从关注地上跑的火车,转移到天上飞的飞机。促使这大转变的,是上海上空出现的机翼上漆了红色“膏药”的轰炸机。倾泻而下的炸弹,震惊了正在埋头读书的钱学森。日本空军凭借空中优势,掌握了制空权,狂轰滥炸,使中国军民惨受杀戮。面对日本飞机的呼啸声,面对被炸伤的中国军民的呻吟声,钱学森痛感中国必须拥有强大的空军,中国必须拥有强大的航空工业。因此,他报考清华学堂公费留学,专业是飞机设计。他以极高的分数——87分通过了考试的专业科目航空工程,被录取公费留美,从而从研究笨重的火车头转向研究轻巧的飞机。
1935年秋,钱学森从上海坐船离国。当时他的心情是,中国混乱,豺狼当道,先去美国学好技术,他日回国为国效劳。到达美国后,他进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学习。钱学森在麻省理工学院只花了一年时间,就戴上了航空工程硕士的方尖帽。尽管学业成绩超群,但是作为实践性很强的飞机机械工程学生,钱学森本来应该去美国的飞机制造厂实习。可是,当时美方规定,美国的飞机制造厂只准许美国学生实习,不接纳外国学生。他只得改变自己的专业方向,即从飞机机械工程转为研究航空理论。航空理论需要大量的数学计算,而这恰恰是钱学森的特长所在。美国的航空理论研究中心在洛杉矶的加州理工学院,那里的冯·卡门教授是航空理论研究的权威。于是,钱学森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之后,转至加州理工学院,追随冯·卡门教授学习航空理论,即应用力学。
2 钱学森在应用力学研究方面的贡献
空气动力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是航空工程的理论基础。冯·卡门当时是世界空气动力学的权威。钱学森在冯·卡门的指引下,闯进空气动力学这片正待开发的森林。
2.1 导师冯·卡门的影响
冯·卡门是加州理工学院在1929年12月从德国亚琛大学请来的一位航空科学专家。冯·卡门非常推崇创新精神。他曾经问学生:“你们的100分的标准是什么?”学生回答说:“全部题目都答得准确。”“我的标准跟你们的不一样,” 冯·卡门说,“因为任何一个工程技术问题根本就没有百分之百的标准答案。要说有,那只是解决问题和开拓问题的方法。如果有个学生的试卷对试题分析仔细、重点突出、方法对头,且有自己的创新,但却因个别运算疏忽最后答数错了;而另一个学生的试卷答数正确,但解题方法毫无创造性。那么,我给前者打的分数要比后者高得多。”钱学森后来说,来到加州理工学院,来到冯·卡门身边,使他“一下子脑子就开了窍”。在这里,钱学森的思想变得非常活跃。
冯·卡门每周主持一次工作会议和一次学术活动,周周都开,神圣不可侵犯。在工作会议上,希望每个人都报告自己的工作,不管是教授还是学生,讨论十分活跃,说错了也不要紧。冯·卡门的指导思想显然是:所有的人都参加这个集体所从事的工程科学的原始研究,每个人的研究都是重要的工作,希望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学识和经验,并对别人作出贡献。因此这种活动极其成功,深受欢迎。对于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