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rber博士(瑞士)理论预见限制性内切酶, 1970年史密斯(美)博士等第一次分离出这种酶,纳森斯(美)博士则率先将其用于遗传学上。 在 20 世纪 60 年代,人们就注意到 DNA 在感染宿主后会被降解的现象,从而提出限制性切酶和限制酶的概念。 1968 年,首次从 E.coli K 中分离到限制酶,它有特定的识别位点但没有特定的切割位点,其中切割位点离识别位点达 1000bp 以上。1970 年,美国约翰·霍布金斯大学的 H. Smith 于偶然中发现,流感嗜血杆菌 (Haemophilus influenzae)能迅速降解外源的噬菌体 DNA ,其细胞提取液可降解 E.coli DNA ,但不能降解自身 DNA ,从而找到 HindⅡ 限制性内切酶。从此以后,发现的限制酶越来越多,并且许多已经在实践中得到应用。 DNA连接酶能够参与DNA缺口的修复。 两个人的实验室几乎同时发现了反转录酶。 20世纪80年代末,基因泰克由于大量投入研发纤溶酶原激活剂,公司现金流出现了“身无分文”的窘况。1990年,瑞士的罗氏向基因泰克伸出橄榄枝,出资21亿美元,回报是60%的股份。没有这笔钱,基因泰克对新产品的投资很难继续下去。之后罗氏继续购买基因泰克的股票并获得在欧洲销售该公司产品的权利。将产品卖给罗氏加强了基因泰克的研发战略。罗氏从这些交易中得到了巨大的收益,得到的远比付出的多。 2008年,基因泰克获得了134亿美元的销售额和53亿美元的利润。 2009年4月,被罗氏制药收购。 1. 1982年,美国人,大鼠生长激素基因转入小鼠;2. 1983年,美国人,Ti质粒导入植物细胞(细菌Neor基因)3. 1990年,美国人,腺苷脱氨酶(ADA)基因治疗,重度联合免疫缺陷症(SDID)4. 1991年,美国倡导,人类基因组计划109bp,15年时间30亿 从这几个基本步骤,可推导出其基本研究内容。包括:…… 因为外源基因本身没有复制起点,在宿主细胞增殖时就容易丢失,如果载体上有复制起点,则外源基因就能复制;另外也需要一个中间媒介帮助外源基因导入宿主细胞或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借助于宿主基因组中的复制起点进行增殖。 在发达国家,科研基金在医药卫生人类健康方面的研究投入可近70%,农业方面近20%。相应地,基因工程在医学、农业方面的成就最大,应用面最广。 (3)appearance of Reverse transcripatase 反转录酶的发现(1970) * Howard Martin Temin David Baltimore 1970年美国科学家特明(H.M.Temin)和巴尔的摩(D.Baltimore)分别于动物致癌RNA病毒中发现的,他们并因此获得197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鸟类劳氏肉瘤病毒(Rous sar-coma virus, RSV ) 2.3 emergence of Genetic Engineering The first recombinant DNA molecules were generated at Stanford University in 1972, utilising the cleavage properties of restriction enzymes (scissors) and the ability of DNA ligase to join DNA strands together (glue). * Paul Berg 1980:Nobel prize 1. Berg的开创性实验 1972年斯坦福大学的Paul Berg小组完成了首次体外重组实验:将SV40的DNA片断与?噬菌体的DNA片断连接起来。 1973年斯坦福大学的S. Cohen小组将含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大肠杆菌R6-5质粒与含有四环素抗性基因的另一种大肠杆菌质粒pSC101(第一个成功应用的质粒载体)连接成重组质粒,具有双重抗药性。 后来又把非洲爪蟾核糖体基因片断同pSC101质粒重组,转化大肠杆菌,并在菌体内成功转录出相应的mRNA。这是第一次成功的基因克隆实验。 * Stanley Cohen Herb Boyer 2. Boyer-Cohen实验 1976年,Herb Boyer后来还参与组建世界上第一家基因工程公司Genetech(基因泰克)。Boyer担任公司副总裁直到1990年,之后只在董事会占据一席。 1990年,瑞士的罗氏向资资金链几乎断裂的基因泰克伸出橄榄枝,注资21亿美元,回报是60%的股份。 2008年,基因泰克获得了134亿美元的销售额和53亿美元的利润。 2009年4月,被罗氏制药收购。 * Brief history of ge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