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的生态工程措施.docVIP

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的生态工程措施.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的生态工程措施.doc

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的生态工程措施 杜守建 【摘要】 随着化肥和农药大量使用, 农业非点源污染已经成为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文介绍并讨论几种有代表性的防治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生态工程措施, 包括农田生态系统、生态农业、植被过滤带、湿地系统与多水塘系统等。它们的有机结合可形成控制非点源污染的流域生态工程,对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与管理更为有效。 关键词: 农业 非点源污染 生态工程 防治 非点源污染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是与点源污染相对而言的,它自上个世纪 70年代被提出和证实以来对水体污染所占比重随着对点源污染的大力治理呈上升趋势,而农业非点源污染是非点源污染的最主要。农业非点源污染具有随机性、影响因子复杂,分布范围广、影响深远,形成过程复杂、机理模糊,潜伏周期长、危害大等特点。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降雨集中,生态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近年来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的用量不断增加,加上使用技术上的不合理,农业非点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成为影响水体的重要污染源[1-4]。 农业非点源污染来源于非特定的、分散的地区,与土壤的侵蚀程度、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农业耕作方式、地质地貌、区域降水过程等密切相关。非点源污染的本质是农业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调。生态工程措施可以通过控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平衡和物质流动途径控制污染物的流失,减少潜在运移的污染物数量,在运移途径中通过滞留径流、增加流动时间减少进入水体的污染物量,是进行流域生态修复、强化物质循环的有效方法,进而从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来源和径流运移等方面控制污染。生态工程措施作为进行流域生态修复、强化物质循环的有效方法[5,6,7],也是目前较为实用的非点源污染控制方法。 控制农田污染源的生态工程措施   非点源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可被冲入径流的固体废弃物、滞留在地上的污水污泥、大量施肥的农田土壤等。采用农田生态系统措施、生态农业建设等一系列生态技术,从源头上减少这些来源,就能对非点源污染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农田生态系统措施 农田生态系统是指由不同农作物种植制度、耕作方式、农药和化肥使用方式、灌溉等土地管理措施相互组合共同形成的生产系统。由于不同系统中农作物对养分吸收、利用差异较大,致使不同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养分和农药流失不同,因而在控制非点源污染形成过程中起到不同作用[8]。根据不同化肥、农药使用量、使用方式和季节,农田耕作措施、灌溉方式在非点源污染形成中起的不同作用,在化肥和农药使用上,充分考虑农田土壤特征和农作物生长状况,根据农作物对养分和农药的需求量、对养分的吸收和需求季节安排施肥量、施肥方式和时间,提高农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将减少农药和养分流失危险[9]例如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平衡氮、磷、钾的比例,将施氮量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之内,增大磷肥、钾肥的投入,平衡施肥,这些是控制化肥污染的首要措施。同时,有机肥中的腐殖质可以提高土壤的保肥性能,还可以增强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力,利用土壤微生物先将化肥氮同化,然后再缓慢释放,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减少氮肥流失。与传统耕作方式相比,免耕和少耕可以降低径流中悬浮物含量,减少土壤中养分流失,有利于防止农业非点源污染形成。与沟灌和灌相比,喷灌大大降低了径流产生,节水灌溉能使灌溉用水量减少 3 1 %~3 6%,地表排水量减少 78%~ 90 %[10],氮素负荷量相应减少,由此降低了农业非点源污染形成的危险。 生态农业建设 生态农业的思想是1971年由美国土壤学家william﹒A﹒Albrecbt首次提出来的。1979年在英国召开了第一届生态农业会议,从此生态农业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19世纪80年代初,生态农业的思想引入我国,并迅速发展,目前已成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所谓生态农业,就是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从系统思想出发,按照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益经验,因地制宜,建立和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合理组织农、林、牧、副、渔、加工等部门的比例,选择最优化模式,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农业生产体系[11]。生态农业的核心是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一方面通过利用生物技术实现低投入、高产出,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利用生物技术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优化。因此,生态农业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在农业生产系统的应用。生态农业技术使物质在系统内多次循环,废物产生最小化,因此能减少农业非点源污染。 20世纪80年代,针对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逐步恶化趋势,农业部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总体思路,进行了多种模式的生态农业建设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的生态农业试点示范。生态农业建设,根据气候、土壤、生产目标的不同,可以采取许多不同生态农业模式。比如红壤丘陵区可以发展“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