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习的理论与实践如何并行-香港学校网络.ppt

专题研习的理论与实践如何并行-香港学校网络.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研习的理论与实践如何并行-香港学校网络

專題研習 的理論與實踐 香港教育學院   蘇詠梅博士 保良局世德小學  楊偉賢副校長、羅玉婷老師    何謂「學習」? 何謂「研究」? 專題研習的理論基礎 專題研習的教育理論 過程與成果並重 研習過程 學習技能 / 學科性技能 計劃及組織的能力、合作能力、自我指導能力 研習成果 資料的相關性,數據的分析 說明能力及表達能力 高層次思考建立概念 概念建立 列出有關的數據資料 辨別相同特質,抽取相同屬性 標籤與分類—為不同範疇建立標籤,決定項目之間的關係 數據演繹 辨別關鍵關係—找出概念間的關係,分別不同之處 發掘概念間的關係 作出推斷—在所有資料之上推斷其意義,進一步解釋 原則運用 預計結果,解釋不熟識的現象,建立假設。分析問題 解釋或/及支持假設。確定因果關係 為假設找證據。運用邏輯法則及事實證據作決定 跨學科課程 跨學科策略 整合不同科目的內容 應用於具體的問題 不在單一及虛擬情況下學習 綜合經驗 研習提供學生學習機會 走出課室 與現實世界聯繫,瞭解真實問題,學習現實世界的技巧 學習社會所需的技能 合作能力、組織及分析能力、主動性及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 專題研習在課程中的定位 不同年級學生對研習技能的掌握有什麼不同? 循序漸進 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 不同階段 不同的學習重點 建立研習的學習鷹架 學生經歷完整的學習歷程 計劃專題研習的評估 評估的功能 是學習的起點 是教與學間的互動、溝通和回饋的機制 是獲知學生的表現,協助完成學習目標 是改善教與學 專題研習的評估 評估學習方法,配合學習模式 教師沒有預設的既定答案 學生不是用熟讀書本筆記來應付 進展性評估 對學生成長的關注 提升整體素質 尊重個別差異 關注全面發展 注重過程 多樣靈活 協調互動 表現評估 (真實評估) 從過程中學習、從過程中評估 釐定標準 透過觀察、記錄 分析學生的表現 診斷及評估學習情況及能力 作出回饋、改善建議 調整教學、提高水平 評級和評分,是不容易解決的問題! 學生的表現,能否用分數來量化表達? 研習的多元活動,可用一個分數來總括嗎? 多次的計算,會令教師陷入無謂的精密計算? 專題研習在小學教育的發展潛能 發展多元化的評估方向 發展電子化專題研習 學校:多年的資訊科技卓越中心 副校長:具豐富的教學經驗、資訊科技「發燒友」、多年的借調老師經驗 合作學習 增加橫向的互動 學習者與內容 學習者與指導者 學習者之間 學習者與外界 * * 如何實踐在學院學習到的理論? 師生關係 協作關係 「教學」及「專業」 能夠與時並進 角色轉變 專題研習有什麼學習理論根據? 「通過聽課、閱讀、實驗、體驗等獲得知識或 技能」的過程(王同億,2001) 《新世紀現代漢語詞典》 「因經驗而獲得知識或改變行為的歷程」 (張春興,1999) 《教育心理學》 「透過經驗、實踐、研讀或被教導以獲取知識 或技能」《牛津美國大學字典 》 「透過經驗或研讀得到知識、理解能力及技巧 掌握」的過程《美國民俗文化字典 》 「對一特定對象的仔細檢示,以找出有關的新知, 或新的模式去形容、明瞭或運用之」 (McArthur, 1981) ( Lexcion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 「科學或學術性探究,尤指以發掘、解釋、理論 或法則應用、事實整合為目的的實驗或研讀。」及 「 仔細、有系統的研究或探究。」(New Penguin English Dictionary ) 「用嚴密之方法,探求事理,冀獲得一正確的結果者 ,謂之研究。」 (辭海合訂本 ,1988 ) 「用分析歸納的方法,探討事務的道理。」 (薛頌留,1999) 《新編中國辭典》 「問題為本學習」 解決特定的問題 「專題研習」 涉及更廣的範疇 也牽涉其他非只為解決問題的內容 建構主義 動機學說 探究式學習 強調學習者主動參予 建構主義 學習者依固有經驗 建立知識 「專題研習」 創造學習環境讓學生建立知識 建構主義 建構主義 要得到較佳的效果: 選相關題目,學習者自行決定如何研習 學生和教師商討學習需要、喜好及學習目標 專題研習容易引起學習者的 學習動機與認知參與 動機學說 學生培養好奇好問的思維習慣, 在學習時作提問及作有系統的探究 使學生瞭解到立論是由假設與驗證而來 具實證性及有建設性地發展對事情的理解 探究式學習 專題研習與課程有什麼關係? …… 策劃與配合 課堂學習 研習探究 多元評估 知識的建構 技能的掌握 態度的學習 我們如何評估學生在 專題研習的表現? …… 標準參照評估 既定及預設的標準 沒有直接比較:達標? 學生學了什麼及表現如何 工作一 目標 及 要求 工作二 工作三 成果 自評 / 互評 教師評估

文档评论(0)

dlmu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