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防治方法及技术.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虫害防治方法及技术

我国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摘 要: 对我国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的现状、 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概述。 同时, 针对我国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中所存在的若干问题, 提出了今后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应采取的对策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 棉花; 病虫害; 综合防治 植棉业一直是我国农业生产的支柱产业, 其总产量居世界前列。生产上, 随着单产水平的普遍提高, 在品种、 土肥、 病虫等影响棉花产量的三大因素中, 由于病虫害等生物灾害的影响, 每年损失达 15% ~20% ,已成为影响我国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 近年来, 病虫害的问题愈显突出, 成为制约棉花高产、 优质、 低耗和上新台阶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 研究棉花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实践证明, 我国所采用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和综合防治模式, 在生产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本文试就我国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领域近年的最新进展做了回顾, 并对我国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1 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的现状 在棉花生产中, 病虫害防治一直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国于 20 世纪 50~6 0 年代, 病虫害防治由自控过渡到化学 防治; 70 年代中后 期进入综合防治 阶段; 80 年代以后, 国家立项攻关研究棉花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 我国在综合治理系统、 综合治理对策、 关键防治技术及应用基础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1. 1 抗病品种资源的鉴定与选育 抗病、 虫性鉴定是品种资源评价与利用的重要内容与前提。“ 七五” 期间我国对棉花品种资源抗病虫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收集整理工作, 共鉴定品种 3 7 00多份, 从中筛选和创新了一批抗主要病虫的材料, 这是迄今为止对我国棉花品种资源抗病虫性进行的较为全面的收集整理工作, 其结果已列入国家品种资源数据库, 并为各育种单位利用。 抗病育种工作也取得较大突破, 先后育成以中 12 为代表的 20 多个兼抗枯黄萎病的兼抗品种, 实现了品种由单抗向双抗的历史性转变, 仅 199 0 年推广种植面积就达 2 36 万公顷。 1. 2 农业耕作措施 南方棉区推行稻棉轮作减轻或基本控制了棉蚜和棉花叶螨的为害。在北方棉区研究应用棉麦间套作基本控制了苗病和苗期蚜害; 于棉田内适时插种玉米、 高粱、 绿豆等诱集作物, 大面积减轻了二代棉铃虫和玉米螟的为害。并开始探索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枯、 黄萎病、 红铃虫、 棉铃虫的控制作用, 以及不同耕作制度、 水肥水平、 种植密度、 品种等对棉花—害虫—天敌互作系统的影响。 1. 3 生物防治 以保护利用自然天敌为主, 通过系统研究棉田天敌消长规律、 捕食功能、 控制作用及其与耕作 栽培制度、 农药及农药使用技术的关系等, 研究推广棉苗期插种油菜适时铲除的生态工程, 麦棉间套作或邻作, 麦田留高茬, 提高棉田冬季覆盖指数, 苗期隐蔽施用内吸性杀虫剂, 点片局部对靶喷施, 以及使用选择性新农药抑太宝、 微生物制剂 Bt 乳剂、 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制剂等技术, 已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 1. 4 棉株耐害补偿作用和防治指标 在不同棉区研究了棉花生育动态模型, 主要病虫取食与为害模型和棉花产量损失估计模型, 揭示了棉株早期受害后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促进生长和增产的作用。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研制出适用于当地生产条件的棉蚜等几种主要病虫的动态防治指标, 在生产应用后大大减少了棉田农药用量, 降低生产成本, 并为棉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创造了条件。 1. 5 农药新品种开发 已筛选开发出高效低毒高选择性的农药新品种,像筛选出的拉维因、 灭多威、 害极灭、 虫净、 丙溴磷、丙硫磷、 广杀灵、 中保 1 号、 顺丰 2 号、 棉铃宝、 凯明 2号、 灭 铃皇、 北农 931、 灭 抗灵、 杀 大虫、 速 杀脒、 螟 铃净、 阿福米丁、 百虫畏 1、 百虫畏 2 等取代抗性菊酯的药剂新品种( 剂型) , 以及杀蚜素、 蚜虫净、 好年冬、 乐斯本、 罗速发等取代久效磷的新药剂等研制出种子处理剂 FA S T l 和 F A ST 2。同时, 明确 了缩节胺、 乙烯利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棉花生长发育、 增进补偿功能、 减轻烂铃病和棉铃虫危害的效果。 研制的乙缩合剂、 苗病净、 BF1 和护铃 1 号等新品种, 对苗病、 烂铃病高效, 已转让厂家并在生产上应用。 1. 6 组建综合防治体系 在前述技术研究的基础上, 以经济、 生态、 社会三大效益同步增长为目标进行生产示范, 将关键技术有机地结合和组装配套, 分别在黄河流域麦棉间套作棉区、 黄河流域一熟棉区、 长江中游棉稻轮作区、 长江下游粮棉套作棉区组建了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 技术系, 并取得了良

文档评论(0)

zhangh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