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导板辅助腰椎皮质骨螺钉置入的可行性.docVIP

3D打印导板辅助腰椎皮质骨螺钉置入的可行性.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D打印导板辅助腰椎皮质骨螺钉置入的可行性

3D打印导板辅助腰椎皮质骨螺钉置入的可行性 李智多1,袁 峰2,盛晓磊1,陆海涛1,姜 伟1,李 威1(1徐州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江苏省徐州市 221002;2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江苏省徐州市 221006) 引用本文:李智多,袁峰,盛晓磊,陆海涛,姜伟,李威. 3D打印导板辅助腰椎皮质骨螺钉置入的可行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48):7232-7238. DOI: 10.3969/j.issn.2095-4344.2016.48.013 ORCID: 0000-002-9122-1487(李智多) 文章快速阅读: 文题释义: 腰椎皮质骨螺钉轨迹技术:与传统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相比,该技术的优点在于螺钉与皮质骨接触面积更多,同时避免了大范围剥离两侧椎旁肌到人字嵴外侧来明确骨解剖标志,以及切除部分后纵韧带复合体;使得腰椎皮质骨螺钉轨迹技术尽可能的保持腰椎后方的稳定性。 3D打印技术:3D打印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的核心在于通过三维CT等得到数字化Dicom资料进行高精度的重建,再根据术者的设计进行3D编辑;将设计的导板进行计算机的高清展示;最终通过相关设备进行3D打印并将该个体化导板用于复杂骨科手术中。 摘要 背景:腰椎皮质骨螺钉轨迹技术是一种新型腰椎后路内固定技术,其钉道轨迹与传统椎弓根内固定不同,所以凭借经验的徒手置钉失败率高,而3D打印导板的设计可以提高皮质骨螺钉轨迹技术置钉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目的:探讨两种3D打印导板辅助腰椎后路皮质骨钉置入的安全性、准确性,并与徒手置钉进行对比。 方法:选取正常腰椎标本6具,随机分成3组,A组为徒手置钉组,B组为椎板-人字嵴型导板组,C组为椎板-棘突型导板组,每组2具标本,行螺旋CT扫描。扫描数据经Mimics软件三维重建后对导板组行腰椎后路皮质骨钉模拟安全钉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分别建立与腰椎椎板-人字嵴、腰椎椎板-棘突后表面解剖结构互补的三维基板,组合形成复合导板。在3D打印机上进行导板实体化,利用相应导板辅助置钉。行X射线、CT检查,以明确螺钉位置、方向、是否有椎弓根皮质破裂等情况,根据Grade分级评价3种方法的置钉成功率、可接受率并进行比较。 结果与结论:①3组各2例标本,分别各置入腰椎后路皮质骨钉20枚,其中A组置钉的成功率为70%(14/20),置钉可接受率为80%(16/20);B组置钉成功率为70%(14/20),置钉可接受率为95%(19/20);C组置钉成功率为95%(19/20),置钉可接受率为100%(20/20);②C组置钉成功率显著高于A、B组(P 0.05);C组置钉可接受率显著高于A组(P 0.05);③实验证明,椎板-棘突型导板辅助置钉具备较高成功率,提高了置钉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理论上可降低神经、血管的损伤风险;同时椎板-人字嵴不适合作为导板的贴合面,该类型导板无法与标本完全匹配。 关键词: 骨科植入物;脊柱植入物;腰椎;3D打印技术;计算机辅助;逆向工程;皮质骨螺钉轨迹技术;三维重建 主题词: 腰椎;骨钉;计算机辅助设计;组织工程 基金资助: 江苏省卫生厅课题(H201129) Feasibility of 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 composite template for lumbar posterior cortical bone screw Li Zhi-duo1, Yuan Feng2, Sheng Xiao-lei1, Lu Hai-tao1, Jiang Wei1, Li Wei1 (1Postgraduate College,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Xuzhou 221002, Jiangsu Province, China; 2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Xuzhou 221006, Jiang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BACKGROUND: Cortical bone trajectory is a new lumbar posterior internal fixation technology, whose trajectory is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internal fixation technology. Cortical bone trajectory led to high failure rate lacking of experience for insert

文档评论(0)

tmd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