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百年]衰退期:《无间道》成救命稻草课题.doc

[香港电影百年]衰退期:《无间道》成救命稻草课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93-2003年是香港电影商业上的一个衰落期,市场跨落、票房不继,一次次的外来打击更是让其雪上加霜,注定了十年惨淡无力的时光。所幸有票房大卖的《无间道》能为这日月无光的市场带来一线生机。 《无间道》获得当年香港年度票房冠军,为低迷影市带来生机。 网易娱乐独家报道(文/柴鱼)?1993-2003年是香港电影商业上的一个衰落期,市场跨落、票房不继,一次次的外来打击更是让其雪上加霜,注定了十年惨淡无力的时光。然而也正是商业萧条的景象,让一批具有鲜明风格的作者电影得以浮出水面,展现出不同以往的时代景象,以王家卫为旗手的他们屡次参加欧洲影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香港电影的国际地位,只是走“窄门”终究不是香港电影的生存之道。要知道,香港电影一向以商业为本,票房才是衡量一部电影价值的真正标杆,所以,在第2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无间道》一举囊括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7个重头奖项,一方面当然源于影片优势的品质,但更实在的说法,是正处于谷底的香港影坛为自己打的一只救市针——相信票房大卖的《无间道》能为这日月无光的市场带来一线生机。([回顾]黄金期小马哥引爆英雄片热潮?| 对峙期嘉禾李小龙硬抗邵氏?|?娱乐化期黄梅戏当道?|?初创期黎氏兄弟奠基香港电影) 1993-1997年 票房数字连年下滑 大制片公司只剩嘉禾 在经历了1980-1993香港电影史上最辉煌的时段之后,香港电影逐渐陷入年年歉收的窘境,票房数字在1993年开始逐年下滑,由1992年的12.4亿港元下跌到1997年的5.46亿港元,而从1997年之后港片票房也近乎维持在3-4.5亿的历史最低水平。港产片占据本土票房的份额也逐渐缩水,由1993年的73%下降到1997年的47%,后来索然经过世纪初的略微抬头,票房占有率也维持在四成上下。港产片数量也伴随着市场的低迷开始了剧减,1993年产量为187部,1997年仅为86部,之后几乎逐年递减,直至现在的50多部左右。 邵氏、新艺城、德宝等制片公司早已经灭亡,1993年之后的大制片公司只剩下嘉禾一家,由于实行灵活的卫星制以及成功开拓海外市场等积极应变措施,嘉禾公司在“前97时代”未受影响,香港电影陷入低谷的1996年,嘉禾公司年产30部,票房高达2.45亿港元,占市场份额的35.77%。但以此同时大型院线却开始衰落,影市的大幅度滑落和房地产业的兴旺使他们不再依靠投资制片盈利而是转向了房地产,许多大型戏院被改造成商场或住宅楼,观众人数锐减。由于“东方”、“金声”、“新宝”等大型院线衰亡,卫星制也失去了最基本的构成条件,卫星公司失去了资金依托不能在继续制片,卫星制宣告消亡。 大批西片在此时也乘虚而入,充斥了院线,造成了片商对本地制作数量的需求下降,并致使本土创作资金萎缩。连续的恶性循环使院线营销体制彻底崩盘,院线商与制片机构之间传统的“垂直整合”模式也推出历史舞台。 《红番区》有意将成龙打造成史泰龙这样充满男性气质的超级硬汉。 [代表性事件] 成龙电影《红番区》大卖 (1995年1月) 嘉禾公司在90年代执意把成龙打造为史泰龙这样充满男性气质的超级硬汉,而1995年《红番区》的出现也是本着如此目的,在嘉禾的全球化战略政策下,成龙的警察身份也逐渐由港城走向了国际。《红番区》以美国纽约为背景,讲述一名香港警察在美国抱打不平,惩恶扬善,大破黑手党组织的惊险故事,成龙仍然显示出其硬朗的身手,多场街头追逐和打斗戏均富于观赏性,尤其以成龙从天台跳往楼层对面露台一场戏最为惊心动魄,成龙坚持不用替身,亲自上阵完成镜头,为此付出了脚骨骨折的代价,这种不怕困难和流血的敬业精神也成为了全世界青年崇拜成龙的最大因素之一。影片由唐季礼导演,成龙、梅艳芳主演,1995年于美国上映一周便取得了1000万美元票房,下档之日则有3234万美元的票房,此外本片在内地也取得了3500万的票房佳绩。《红番区》也是成龙第一部制作费过亿元的影片,从《红番区》以后,成龙的每部影片投资都超过亿元。 银河映像公司如今已成香港屈指可数的有质量保证的制片公司。 银河映像制片公司成立 (1996年) 银河映像公司于1996年成立,创始人为韦家辉、杜琪峰、司徒锦源、游乃海、游达志等,他们志同道合,反对粗制滥造的不正之风,立志拍摄属于自己的类型电影。其掌门人杜琪峰早年投身TVB,师从大导演王天林(王晶之父),在楚原的《射雕英雄传》(1983版电视剧)中担任副导演,当家之一的韦家辉则出身无线编剧培训班,策划过经典电视剧《大时代》等,为TVB金牌编剧,二人珠联璧合,开创了“银河映像”,并成功走出了自己的创作路线,找到了商业和艺术之间的最佳结合点。“银河映像”的创业作为韦家辉导演的《一个字头的诞生》,影片大开黑社会玩笑,表达了宿命的概念及机遇不可猜测的主题,黑帮从此成为了银河映像公司的惯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