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卫生法修法之後对精神医疗的影响.98-屏安医院.ppt

精神卫生法修法之後对精神医疗的影响.98-屏安医院.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神卫生法修法之後对精神医疗的影响.98-屏安医院

精神衛生法修正後對精神醫療的影響與因應 屏安醫院 黃文翔院長 「聯合國保護精神病患者與改善精神保健原則」 原則一、基本自由和基本權力 原則二、保護未成年人 原則三、在社區中的生活 原則四、精神病的確定 原則五、健康檢查 原則六、保密 原則七、社區和文化的角色 原則八、照護標準 原則九、治療 原則十、藥物 原則十一、同意治療 原則十二、權力的通知 原則十三、精神醫療院所的權力和條件 原則十四、精神醫療院所的資源 原則十五、住院原則 原則十六、非自願住院 原則十七、複查機構 原則十八、訴訟保障 原則十九、知情權力 原則二十、刑事罪犯 原則二十一、控告 原則二十二、監督和補救 原則二十三、執行 原則二十四、與精神醫療院所有關的原則範圍 原則二十五、現有權力的保留 精神衛生法的增修 至2006年底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慢性精神病患者已有91,160人。 精神疾病重大傷病卡的請領人數至2007年5月底已突破18萬人,顯見精神疾病患者已經需要更加的重現。 精神衛生法沿革 中華民國79年12月7日總統(79)華總(一)義字第7007號令制定公布全文52條。 中華民國89年7月19日總統(89)華總(一)義字第8900177700號令修正公布第2、9、11、13、15條條文。 中華民國91年6月12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09100119170號令修正公布第43條條文;並增訂第23-1、30-1條條文。 中華民國96年7月4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09600085861號令修正公布全文63條;並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修正對照表 中央與地方之分工及因應措施-續 精神衛生法修正十大重點 一、保護病人,以病人為中心,禁止歧視病人 第一章 總則(定義修正及增列) 刪除立法目的中有關「維護社會和諧安寧」之文字,避免導致外界對病人產生負面印象,並增列「支持並協助病人於社區生活」為立法目的之一。 刪除嚴重病人之「或有明顯傷害他人或自己之虞,或有傷害行為」之定義。 刪除家屬定義:民法第1123條已有家屬之相關定義,爰配合刪除。 明訂社區治療定義:社區治療係針對嚴重病人所採行之治療方式,主要為避免嚴重病人因治療中斷而病情惡化。 今年的精神衛生法的修改,大幅度採用以『病人為中心並且回歸社區的思維』,且更積極的促進精神健康,而非只有預防與治療精神疾病。例如,在第一條刪除了『維護社會和諧安寧』文字,避免導致外界對病人產生負面印象,保障病人的說法,但在後面的條文仍有兼顧類似社會安全的字義。 並增列『支持並協助病人於社區生活』。 對於限縮病人的人身自由權的保護約束條文,也變得更切合實務的需要,例如由第二十九條『精神醫療機構、精神復健機構非為醫療、復健之目的或防範緊急暴力意外事件,不得拘禁病人、拘束其身體或剝奪其行動自由……… , 改為第三十七條『精神照護機構為保護病人安全,經告知病人後得限制其活動之區域範圍』。 (化暗為明) 精神醫療機構為醫療之目的或為防範緊急暴力意外、自殺或自傷之事件,得拘束病人身體或限制其行動自由於特定之保護設施內,並應定時評估,不得逾必要之時間。…』 在過去精神醫界爭論不休的急慢性病房限制病人出入病房自由,屬不屬於第二十九條規定給予更明確的指示,且讓病患在保護室與約束時也不得逾必要之時間,需定時評估。 過去有些讓病人在保護室過夜的醫囑,就不應該再出現。 過去,機關團體要求病人必須開立康復證明方得以復職的情況,在新修正的22條已經修正為 『病人之人格與合法權益應受尊重及保障,不得予以歧視。對病情穩定者,不得以曾罹患精神疾病為由,拒絕就學、應考、僱用或予其他不公平之待遇。 』 只要病情穩定,就不得拒絕。 除此,過去常常在報章媒體出現『又見精神病患殺人』、「瘋漢」、「人魔」等歧視精神病字眼,以及已經在新修正的條文23條禁止當中,明定傳播媒體不得使用與精神疾病有關的歧視性稱呼或描述。堪稱是一個進步的法條。 二、各種定義與疑義的釐清 名詞明確定義: 整合舊精神衛生法第三條各種名詞,例如:五、社區精神復健:指為協助病人逐步適應社會生活,於社區中提供病人有關工作能力、工作態度、心理重建、社交技巧、日常生活處理能力等之復健治療。』則增加了『心理重建』。 …以及第六款的新增定義:『六、社區治療:指為避免嚴重病人病情惡化,於社區中採行居家治療、社區精神復健、門診治療等治療方式。』 賦予病人與保護人的責任: 修正嚴重病人之保護人之產生方式,由監護人、法定代理人、配偶、父母、家屬等互推一人為之。未能互推產生時,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依權責選定。(修正條文第19條)。 嚴重病人有自傷之虞時,有時家屬無法及時處理,造成病人之生命危險,因此修法明定保護人應予以緊急處置,當保護人無法處理之時,即由地方主管機關先行介入,並且支付必須費用,事後再向嚴

文档评论(0)

dlh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