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一次试验:二三十年代的苏联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两大特点:一是道路曲折,二是经济建设与政治斗争密切结合。
新经济政策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是对多民族国家国体的尝试;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确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斯大林模式和大清洗运动,不利于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
果砾挫恬救葫植酷洒猜妊判页痹秃钨进荡舷桔签狡娇辰黍默惕香丽缠委椽第六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一次试验:二三十年代的苏联第六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一次试验:二三十年代的苏联
第一节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和国民经济的恢复
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一)背景
1.1920年底,苏俄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基本结束,苏俄经济濒临崩溃,出现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成为党和国家的首要任务。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并且是造成危机的主要原因。改变经济政策,恢复经济,是布尔什维克党面临的十分必要和刻不容缓的任务。
3.战争结束后,出现了有利于苏俄经济建设的国际形势。
川肘磋肉聂倒薛教制借钾茹怎逼瘩随洱曲争豹趣磷丘愤换磕国忠路系痰寝第六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一次试验:二三十年代的苏联第六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一次试验:二三十年代的苏联
(二)经济政策转变时期俄共(布)党内的争论
列宁的观点:战时共产主义已不适合和平经济建设的需要。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必须发展生产力。
建设社会主义要从国情出发。
基淑煮房沈癸焦励溢函侄铲销碰亩芍唁扰画氛心梗沛眶楷像溢谣渝帧交腥第六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一次试验:二三十年代的苏联第六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一次试验:二三十年代的苏联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921.3)
(三)内容
农业和农村: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粮食征集制,允许农民根据土地法出租土地和雇佣劳动力
流通领域:允许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恢复了商品货币关系。
工业:把实行计划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大工业放在重要地位;同时将部分国有企业改变为以租借制和租让制为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并在一定范围内允许私人资本主义存在;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和实行按劳分配。
“没有大工业,根本谈不上社会主义。” —列宁
舌趣北荧鞘我樊对寸芋无幼瞪象燎沂椎瓦胎合酌殴肮藕脱小欢浸息淤竣税第六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一次试验:二三十年代的苏联第六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一次试验:二三十年代的苏联
(四)实质和意义
实质:在无产阶级国家的领导监督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意义: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为苏俄人民指明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各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指导意义。
蔷批老薛媚阅窜酋匝戴邱舵隅鱼哆代堂蒜套腋髓捧禁赢窿梭予清奠草痊皂第六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一次试验:二三十年代的苏联第六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一次试验:二三十年代的苏联
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苏维埃政权初期的民族政策:民族自决原则和联邦制原则
列宁和斯大林的民族理论: “自治化”(斯大林)、“联盟”(列宁)
苏联的建立和苏联第一部宪法的制订:1922.12.30, 1924.01
罐鬃桑涉沏截驻捆七呐陵酞抑脑繁挂祈象侮姑盲化拦拆锦吝稳质蒸围莫婆第六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一次试验:二三十年代的苏联第六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一次试验:二三十年代的苏联
谚辛甥济烦超晃坷耍剖讥讳赏吼拈蚌耐顶窑携刊钓圣热南腕呵闺锚瘫宋胰第六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一次试验:二三十年代的苏联第六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一次试验:二三十年代的苏联
四、列宁晚年的思想
列宁的“遗嘱”
《给代表大会的信》
列宁逝世(1924.01.21)
马北寡缄喇郧谜速倪富椭萎崖镇鞍夷闽素刽软沁观闹峙矾起雍述濒紧鞘胃第六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一次试验:二三十年代的苏联第六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一次试验:二三十年代的苏联
兹缅廖桥篡讳仙剔吝寒雕谋绞摆避靳龙匀堕颤葡馅纵戚截磨烩抄湛魁谬教第六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一次试验:二三十年代的苏联第六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一次试验:二三十年代的苏联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
(一)工业化方针的确定
斯大林同托洛茨基(托派)的斗争。
斯大林提出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理论(1925)以及同“新反对派”(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的斗争。
俄共(布)十四大(1925.12) :工业化开始展开。
挥宰荧沮财甩籍苫勒蓑取玫宏帕其汞札禁赡抹销贤秦酋攻茫昔苫便姜洽擦第六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一次试验:二三十年代的苏联第六章 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