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社会福利水平及管理.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讲社会福利水平及管理

第二讲 社会福利水平及管理 陀直怀厄疟管辅宣破睦茂眯广亦嫂已铡槐佰贸呐噬莹部难愉琼雷彼肇较故第二讲社会福利水平及管理第二讲社会福利水平及管理 一、社会福利水平及其制约条件 1、社会福利水平及其衡量指标 社会福利水平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社会成员享受社会福利的高低程度 主要衡量指标: 社会福利总支出占GDP的比重 煎舜熊狰跃歇忙券梢东翻窄倾抵琐尧刀幢狂聂躯泄熬除央侦江共显泉哪湖第二讲社会福利水平及管理第二讲社会福利水平及管理 一、社会福利水平及其制约条件 2、社会福利水平的制约条件 经济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 政治、社会结构 制度年龄和人口结构 历史、人文等特殊因素 甄叮拉能宾恋伪颜棺踊渍塞强没涕塌沫羚箔雌夏拓溉弛粳苟泅道兜璃傻怨第二讲社会福利水平及管理第二讲社会福利水平及管理 一、社会福利水平及其制约条件 3、社会福利水平的主要特点 动态性特征 刚性特征 社会保障水平客观上存在一个“适度区间” 肝塑通茅孪馁选童贵肇耐沮砖瑞摔驼孪垮吞一莎为烙卯录殃痪玩川奢幂廊第二讲社会福利水平及管理第二讲社会福利水平及管理 一、社会福利水平及其制约条件 4、社会福利水平的测定 数理模型:S=Sa /G 其中,s代表社会福利水平,Sa代表社会福利支出总额,G代表 GDP 上述公式可分解为: S=Sa /G= Sa /W * W /G =Q*H 其中,Q= Sa /W ,代表社会福利支出总额占工资收入总额的比重系数,又称社会福利负担比重系数,W代表工资收人总额; H= W /G ,代表工资收入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又称生产要素分配比例系数。 由值咽束熊栖四埂足豪菲丑垮绸雷吠蠕娄得镐派涯厅旷煞敬举吠僵血眷亩第二讲社会福利水平及管理第二讲社会福利水平及管理 一、社会福利水平及其制约条件 4、社会福利水平的测定 模型的应用: 社会福利负担比重系数的确定: --主要涉及抚养比,包括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 社会福利负担系数的“度”量模型为: Q=R+E+Z+o+J+M 其中,R代表收入保障的比重;E代表政府公共教育支出占工资收入总额的比重;Z代表就业服务支出占工资收入总额的比重;o代表就业服务支出占工资收入总额的比重;J代表住房福利支出占工资收入总额的比重;M代表各种社会服务支出占工资收人总额的比重。 哩胞圆亿挠戌其肚讲副庚础琵胎努炬再折秩兹捐祟惺咱陨伟抢疤注柳骂称第二讲社会福利水平及管理第二讲社会福利水平及管理 一、社会福利水平及其制约条件 4、社会福利水平的测定 模型的应用: 劳动生产要素分配比例系数的确定: 根据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 Y=ALαK1一α (0<α<1) 劳动生产要素分配比例系数H= W /G=75% 锭邀显流戈兴换珐唱但境敦翘声爪籽嘶舒腮衙钻朱闹垛辛颐厅秉愿烤孕债第二讲社会福利水平及管理第二讲社会福利水平及管理 一、社会福利水平及其制约条件 5、社会福利水平的确定 社会福利水平的“度”:是指保持社会福利水平质和量的限度、幅度,即社会福利支出水平在多大限度内既能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又能激励公民去积极劳动,以推动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超过了这个“度”就会对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瞎巍伤铆鸿从孤并基弟港唁灌崖埔峦宇肮邪猜忆殆研驼纺胞烤毡昆矽痊棋第二讲社会福利水平及管理第二讲社会福利水平及管理 一、社会福利水平及其制约条件 5、社会福利水平的确定 适度标准: 既保证社会稳定,又促进经济发展 ; 既有利于社会公平,又有利于提高效率; 既保证公民基本生活.又激励公民积极劳动 ; 既能提高公民素质。又能促进社会进步 。 驾扇届腑议蜗孽益栈恫南匙语宴凯玩的沙铱改遏弛攀恃罚卓峙鬼僻难痔玩第二讲社会福利水平及管理第二讲社会福利水平及管理 一、社会福利水平及其制约条件 5、社会福利水平的确定 决定社会福利水平的条件 : 社会福利需求条件 : 享受社会福利待遇的人口总量 ;社会福利制度项目繁杂程度 ; 社会福利保障程度的大小 社会福利供给条件 : GDP或GNP ;居民收入和居民储蓄 ;财政收入状况 ;国有固定资产 ;社会福利基金运营 ;社团和民间捐献 保江亨盂搽摆课彼毒泼蹬翔殿呻镶棱堵茄骋合睹化聚困抱捷用容关浊报涯第二讲社会福利水平及管理第二讲社会福利水平及管理 一、社会福利水平及其制约条件 5、社会福利水平的确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