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201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docVIP

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201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201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40分) 1.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对于研究商朝历史而言,下列属于原始史料的是 A.《封神榜》 B. 武王伐纣的传说 C.甲骨卜辞 D.周人有关商朝的记载 2.观察右图,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①分封诸侯有利于边疆地区开发 ②黄河流域是当时最重要的文明区域 ③重要地区均被分封给同姓诸侯 ④北京地区的开发最晚可追溯到西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历史学家郭沫若指出:“社会的转变”促成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里“社会的转变”是指 ①分封制崩溃及井田制瓦解 ②士阶层的迅速崛起 ③天下大乱,生灵涂炭 ④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④ D. ①②③④ 4.战国时期的改革或变法的影响之一是世卿世禄制度的瓦解,符合此说法的选项是 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尽地力之教” C.“相地而衰征” D.“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荣华” 5.汉代蔡邕《独断》中记载:“玺者印也,印者信也……卫宏曰: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纽,惟其所好。然则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也。”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王位世袭罔替 B.玉玺为天子专有 C.天子权力至上 D.玉玺代表信物 6.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变化。下列制度体现了这种变化开端的是 A.推恩令的实施 B.中朝官权力的加强 C.三司使的设立 D.科举制的创立 7.能体现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思想的重大举措是 ①与吐蕃和亲,送去手工业品和医药、生产技术书籍 ②在东突厥建立都督府,突厥人自己管理 ③任人唯贤,善于纳谏 ④支持玄奘西游天竺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查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非漫然而设也。”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①这个“原理”指的是三权分立和制衡 ②秦朝的中央官制最早体现了此“原理” ③作者对“原理”的开创者持赞赏态度 ④作者对“后世”的官制持否定态度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9.在下列机构中,其长官行使的职权与秦朝丞相相近的是 A. B. C. D.A. B. C. D. A.秦始皇 B.北魏孝文帝 C.唐太宗 D.康熙帝 13.加强对官吏的监察室实现立志清明的重要措施。历史上,下列机构或管制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①御史大夫 ②通判 ③内阁 ④军机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4.西欧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路美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13世纪英国《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据《补农书》记载,明末清初浙江嘉兴、湖州地区水稻最高产量可达每亩910---1125斤,比20世纪末美国加州地产量还要高,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A.B.C.D..《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百姓皆重商轻农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北宋有诗曰:“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四山开辟中沃壤,万顷秧齐绿云绕。”符合诗中描绘的选项是 A.筒车用于山地灌溉 B.江南地区出现了水田 C.曲辕犁在江南得到推广 D.出现了灌溉工具翻车陆游《杂赋》“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诗中“草市”出现于 A. B. C. D.宋史专家邓广铭说:“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的。”下列史实不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是A.商品经济发达,“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B.宋代形成了以理学为代表的新儒学 C.在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 D.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有划时代的发展.当荷兰商人来华要求与清朝通商易货,请清朝官员代写“贡表”的时候,这些官员在文中写道:“外邦之丸泥尺土,乃是中国飞埃;异域之勺水蹄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