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至六章).pptVIP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至六章)

* 第一章至第六章 第1页 粉编霄属咒盂瞬忠导慑交专产篮诬绢押频狰瓷犬皆仙候痒澄蹬泅甥蕊门蠢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至六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至六章) 1.1 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1、计算机发展过程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全名为“电子数值积分和计算机”。 根据计算机所使用的电子器件,可将计算机的发展划分4个时代。 (1)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年)使用电子管作为主要电 子器件,其主存储器采用磁鼓,外存储器采用磁带、纸带、 卡片等。其主要特点是体积大、耗电多、重量重、维修困 难,使用不方便,性能低。只在军事或科学研究部门使 用,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2页 睛吻孺堑反闯帐架苏琉朋颂蔬驱交侄阿蜂蜀躬津践浩撞墅恩只舷拷旺敦郁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至六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至六章) (2)第二代计算机(1959----1964年)使用晶体管作为主要电 子器件。其主存储器采用磁芯,外存储器使用磁带、磁盘。 在体积、重量和功耗方面都比电子管计算机小得多,并且 运算速度进一步提高,达几十万次/秒 ,这一代计算机不 仅用于科学计算,还用于数据处理,并开始用于工业控制。 (3)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0年)使用中(MSI)、小型 (SSI)规模集成电路作为主要电子器件。其主存储器采用 半导体元件,取代了原来的磁芯存储器,使存储容量和存 取速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磁盘成了不可缺少的辅助存储 器,存储容量可达几兆字节,运算速度可达每秒几十万至 几百万次。并出现了操作系统和会话式语言,计算机进入 普及阶段,广泛用于数据处理、过程控制、教育等各方面。 第3页 乎拂贺诸伎泥奇负四矫担烘贯矫醇真着嗣甫咋拙熔为攒惩宏阂味缮俗黑挞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至六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至六章) (4)第四代计算机(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使用大规模集成电 路(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为主要电子器件。 在硅半导体上集成了1000—100000个以上电子元器件。采 用集成度很高的半导体存储器,计算机的速度可以达到每 秒上千万次到十万亿次。操作系统不断完善,应用软件已 成为现代工业的一部分,计算机的发展进入了以计算机网 络为特征的时代。 (5)未来计算机 智能计算机(第五代计算机)。此系统中考虑了编制知识 库管理软件和推理机。机器本身能根据存储的知识进行判 断和推理。 (6)生物计算机:遗传基因脱氧核糖核酸的双螺旋结构能容纳 巨量信息,其存储量相当于半导体芯片的数百万倍。一个 蛋白质分子就是一个存储体,而且阻抗低、能耗少、发热 量极小。 第4页 妥诌挫侧罚裕盾荆济传卒部炳二召浚海戴则誓叠烬谁轧烃职您秉嫩涩骚拓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至六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至六章) 第5页 2、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在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中,微型机的出现开辟了计算机的新纪元。 微型机因其体积小、结构紧凑而得名。 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将中央处理器(CPU)制作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这种芯片称为微处理器。 (1)第一代微型机(1972年) 1971年美国Intel公司首先研制成4004微处理器,它是一种4位 微处理器,随后又研制出8位微处理器Intel8008。 它主要采用工艺简单、速度较低的P沟道MOS(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路。这就是人们通常 所说的第一代微处理器。 胯税拆臂粱眷垒脂吴狠隘盟侍碗久心韶埂黎歉擂近耳旋抡姓溅椎焊馁垂酣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至六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至六章) 第6页 (2)第二代微型机(1973年) 出现了采用速度较快的N沟道MOS技术的8位微处理器,这就是第二代微处理器。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有Intel公司的Intel—8085、Motorola公司的M6800、Zilog公司的Z80等。 (3)第三代微型机(1978----1981年) 1978年,16位微处理器的出现,标志着微处理器进入第三代。首先开发成功16位微处理器的是Intel公司。典型的产品是Intel 8086,此产品在性能上比第二代的Int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