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娩豆榨彰军鼠责揣炉从旋脉廷莫舶舌粟烃碑满晚轮危吉邢猜客佬汉碰棚汲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本章要点】 ◆1.计算机的发展简史、特点、分类及其应用领域。 ◆2.计算机的概念、类型及其应用领域;计算机系统的配置及主要技术指标。 ◆3.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二进制的概念,整数的二进制表示,各种进制数间的转换,西文字符ASCII码表示,汉字及其编码,数据的存储单位。 ◆4.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CPU、存储器(ROM、RAM)以及常用的输入输出设备的功能。 ◆5.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概念,组成和功能。 ◆6.指令和程序设计语言(机器语言、汇编、高级语言)的概念。 ◆7.多媒体计算机的概念、特征和应用。 汕库抵馆麻啤分宰济妻肆桓橡峭雁釉谨鸳寇频愧缅笺武职逊叹方串越族翔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1.1 计算机发展简史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长河中,计算工具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如算筹、算盘、计算尺、手摇机械计算机、电动机械计算机等。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了各自的作用,而且也孕育了现代电子计算机的设计思想和雏形。 1946年2月15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了,名叫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它是为计算弹道和射击表而设计的,主要元件是电子管,它使用了1500个继电器,18800个电子管,占地170平方米,重达30多吨,耗电量140千瓦,耗资40万美元。它每秒钟能完成5000次加法,400次乘法运算,比当时最快的计算工具快300倍。ENIAC的问世标志着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它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在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中,现代计算机的奠基人是英国科学家艾兰·图灵和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图灵主要有两个贡献:一是建立了图灵机模型,发展了可计算性理论;二是提出图灵测试,阐述了机器智能的概念。在ENIAC的研制过程中,冯·诺依曼提出了两点改进意见。其一是计算机内部直接采用二进制数进行运算:其二是将指令和数据都存储起来,采用“存储程序控制”让计算机自动执行。 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到现在短短的60多年中,计算机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经历了大型机阶段和微型机及网络阶段。根据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元件,人们一般把计算机的发展分为四代。 计算机概述 1.1 篡颅哇辟忻啼肝锥镀绑鲍惊奄等正孩格股本胸汹荐辣扳山晕乍宁郝滑蜜曙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第一代(1946年-1958年):电子管阶段 第一代计算机的基本特征是采用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基本元件,因此,又称为电子管计算机。由于受当时电子技术的限制,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为每秒几千次到几万次,内存储器容量也非常小。其数据表示主要是定点数,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还处于最低阶段,使用二进制表示的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进行编程。 第一代计算机体积庞大,造价昂贵,速度低,存储容量小,可靠性差,不易掌握,主要应用于军事和科学研究工作。 2.第二代 (1959年-1964年):晶体管阶段 第二代计算机的基本特征是采用晶体管作为计算机的基本元件,因此,又称为晶体管计算机。晶体管作为一种开关电器,其体积小、重量轻、开关速度快、工作温度低。于是以晶体管为主要元件的第二代计算机诞生了。晶体管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从原来的每秒几万次提高到几十万次,内存储器容量扩大到几十万字节。与此同时,计算机软件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BASIC、FORTRAN和COB0L等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使编写程序的工作变得更为方便并实现了程序兼容。这样,使用计算机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 与第一代计算机相比较,晶体管计算机体积小、成本低、重量轻、功耗小,速度快、功能强和可靠性高。其使用范围也由单一的科学计算扩展到数据处理和事务管理等领域中。 瘁穆乖革巧成兴宿巧屋查伯礁多扳巢滞袖宿陋厂匝砖讽瘦脓选卫嚷饼疽畜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3. 第三代(1965年-1970年)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第三代计算机的基本特征是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计算机的基本元件,因此,又称为集成电路计算机。所谓集成电路是用特殊的工艺将完整的电子线路做在一个硅片上。与晶体管电路相比,集成电路计算机的体积、重量、功耗都进一步减小,其运算速度每秒可达几十万次到几百万次,逻辑运算功能和可靠性都进一步提高。此外,软件在这个时期形成了产业,提出了结构化、模块化的程序设计思想,出现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