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必修1第三单元第二讲酶和ATP在代谢中的作用精编.doc

必修1第三单元第二讲酶和ATP在代谢中的作用精编.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必修1 第三单元 第二讲 酶和ATP在代谢中的作用 一、选择题 1.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 B.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受温度和酸碱度的影响 C.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保持不变 D.酶与双缩脲试剂不一定发生紫色反应 2.一种在叶绿体内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其活性受到pH及镁离子浓度的影响如右图所示。据图分析,试推测与夜晚相比,叶绿体内的pH及镁离子浓度在白天最可能发生下列哪一种变化(  ) A.pH不变,镁离子浓度不变 B.pH下降,镁离子浓度下降 C.pH下降,镁离子浓度上升 D.pH上升,镁离子浓度上升 3.生命活动中,酶是不可缺少的生物催化剂,以下五种酶的作用对象分别是(  ) ①肽酶 ②解旋酶 ③纤维素酶 ④ATP水解酶⑤DNA连接酶 A.碱基间氢键、肽键、植物细胞壁、磷酸基团、磷酸基团 B.肽键、碱基间氢键、植物细胞壁、高能磷酸键、磷酸二酯键 C.肽键、碱基间氢键、原生质层、NADPH、氢键 D.R基、脱氧核苷酸、细胞膜、ATP、磷酸基 4.如右图所示在不同条件下的酶促反应速率变化曲线,下列据图叙述错误的是(  ) A.影响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 B.影响BC段反应速率的主要限制因子可能是酶量 C.温度导致了曲线Ⅰ和Ⅱ的反应速率不同 D.曲线Ⅰ显示,该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7℃ 5.下列关于影响酶反应速率(v)因素的研究中,条件控制和预期结果的关系合理的是(  ) A.有足够的底物,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v与酶浓度成正比 B.酶浓度恒定,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v与底物浓度成反比 C.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pH适宜的条件下——v与温度成反比 D.酶浓度和底物一定,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v与pH成正比 6.对右图中的新鲜土豆片与H2O2接触后,产生的现象及推测错误的是(  ) A.若有气体大量产生,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B.若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量筒中产生气体的速度加快 C.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土豆片的数量有限 D.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 7.某人通过实验研究化合物X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右图。曲线为只在底物中加入淀粉酶,曲线为在底物中加入淀粉酶和化合物X。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化合物X未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 B.曲线作为实验对照 C.化合物X对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但未使酶完全失活 D.若底物溶液的pH升高,则曲线的顶点一定上移 8.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体血液凝固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采集到的血液在体外0温度条件下凝固最快 B.多酶片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这种药片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能量 C.常温常压下,要使过氧化氢溶液迅速放出大量的氧气,应注入新鲜猪肝研磨液 D.在测定唾液淀粉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3提升到6的过程中,该酶的活性将不断上升 9.下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改变正确的是(  ) A.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B.pH=c时,e点为0 C.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动,d点右移 D.H2O2量增加时,e点移,d点移 、非选择题 11.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发芽玉米的提取液、淀粉液等材料,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为此设计了如右图所示三组实验。 其操作步骤是: 步骤一:如下表所示操作。 甲组 乙组 丙组 左试管加入淀粉液 2 mL 2 mL 2 mL 右试管加入提取液 1 mL 1 mL 1 mL 水浴温度 20 40℃ 100℃ 水浴时间 5 min 5 min 5 min 步骤二:把提取液分别倒入同一水槽中的另一试管,摇匀后在原温度下再维持5 min。 步骤三:分别向各试管加入1 mL斐林试剂,并置于50~65水浴中维持2 min,观察现象。 (1)预测实验结果与结论。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现乙组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完成“步骤一”后,将丙组实验中的温度由100调到40,再继续完成“步骤二”和“步骤三”,其实验结果是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已知淀粉酶可以水解淀粉为麦芽糖,蛋白酶可以水解蛋白质为多肽。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