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卷]福建省三明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docVIP

[套卷]福建省三明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套卷]福建省三明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doc

福建省三明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答题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一、默写(8分) 1.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飘飘而吹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木欣欣以向荣, __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____________________,临清流而赋诗。(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滕王阁序》) (6)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7)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8)老当益壮, 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二、课内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10分)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适莽苍者(往) 而征一国(夺取)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称赞) B.生生所资(凭借) 三径就荒(接近) 审容膝之易安(明白) C.家君作宰(县令) 气凌彭泽之樽(超过) 穷且益坚(贫穷) D.决起而飞(快速的样子) 小大之辩(变化) 恶乎待哉(何,什么) 3.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之 ——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鹏之徙于南冥也 B.奚 —— 乐夫天命复奚疑 奚以知其然也 C.以 —— 木欣欣以向荣 家叔以余贫苦 D.而 —— 觉今是而昨非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4.下列各句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襟三江而带五湖 A.眄庭柯以怡颜 B.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C.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D.悦亲戚之情话 5.下列各组句子,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 (分) A. ②去以六月息者也 B.访风景于崇阿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而彼且奚适也 . ②稚子候门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引进士子与之讲论???? ??????引进:召集。??????? B.单车屏徒从?????????? 屏:使……退避。 C.有短朱熹者?????????? 短:诋毁,指摘。? D.大抵穷理以致其知 穷:穷困,穷厄。 8.下面句子中关于加点虚词的用法与意义,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⑴往往称贷于人以给用 ⑵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⑶平生为文凡一百卷 ⑷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A.⑴⑵相同,⑶⑷也相同。 B.⑴⑵不同,⑶⑷相同 。 C.⑴⑵不同,⑶⑷也不同。 D.⑴⑵相同,⑶⑷不同。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朱熹“政事可观”和“为学成就”的一组是(?? )(2分) A.中绍兴十八年进士第???????? ????? ?箪瓢屡空,晏如也 B.复以纳粟人未推赏,辞职名???????? 大抵穷理以致其知 C.移书他郡,募米商,蠲其征???????? 而非其道义则一介不取也 D.随事处画,必为经久之计??? ?????? ?所著书皆行于世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朱熹从小就聪慧过人,刚能讲话时所提出的问题就让父亲觉得惊奇。后来跟从老师学习《孝经》,他就用“不若是,非人也”这句话表明了自己对孝道的认识。 B.朱熹非常注重教育。政务繁忙之余,他经常到州郡的学校去,召集学生给他们讲学。他还重修了白鹿洞书院。 C.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