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的种类特点及对策.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信诈骗的种类特点及对策

防范电信诈骗犯罪知识讲座 电信诈骗案件的 手段种类方式及防范对策 主讲人:闫庆龙 一、电信诈骗的概述 二、常见的电信诈骗种类特点及 相应的防范对策 三、综合防范对策的几点建议 电信诈骗的特点 : 一是跨区域性。 二是高科技性。 三是多样性。 当前我市北辰区电信诈骗犯罪形势 一、冒充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工作人员 谎称您信用卡透支身份被冒用涉嫌重大犯罪 【破解】 保持警惕,及时报案,并向相关单位咨询, 不要轻易汇款。 防 范 提 示 1、公安局、检察院和法院绝对不会使用打电话的方式开展案件侦查工作,请谨防上当。 2、催缴电话费是电信部门对客户使用正常客服电话、通过电脑语音进行提醒的一种商业服务手段,是不可能直接转接公、检、法机关等执法部门的。 3、任何通过电话、短信要求您对自己的存款进行银行转账、汇款的,或者声称为您提供公证账户、安全账户进行存款保护的,千万不要轻信。 二、久未谋面的“老友”的行骗 1、“猜猜我是谁”电话诈骗 2、盗取QQ,微信号,冒充亲友求助诈骗 “猜猜我是谁”电话诈骗: 犯罪分子先拨通你电话,让受害者“猜猜我是谁”,“喂,猜猜我是谁?我是你老朋友哎!贵人多忘事,连我都记不得了?改日再联系。”受害人往往碍于情面在自己的亲友中联想猜测对方身份,此时犯罪分子顺势答应,并称近期要来津看望受害人,为下一步诈骗作为辅垫。次日再编来津途中出车祸、嫖娼、吸毒被抓被发现等谎言向受害人借钱,让受害者汇钱到指定账户。 案例:2014年3月,学生张某接到了一个电话,来电话的是一个南方口音的男性:张某,你到我的办公室来一下。学生当时很纳闷,不知是谁,但又不好意思问对方。随后就开始猜测对方身份,对电话里的男性说:你是李某某老师吗?这时电话里的男性立即说:对啊!你想起来了。接着这个男性会以各种理由让学生为其汇钱,该学生后经多次的汇钱觉悟到被骗报警。 盗取QQ冒充亲友诈骗 案例:2014年6月,河北工业大学的一名学生刘某在上网时看到高中同学王某用QQ与其聊天,王某自称自己有困难需找刘某借钱。刘某当时没有电话核实,就为王某汇钱。据刘某回忆,看王某留言的口气像是很急,再说要的钱也不多,1000块钱也能接受,她就汇了过去。“过了几天,刘某电话询问王某,这才知道被骗了。” 案例:2011年5月9日晚11时许,天津某大学学生王某在宿舍上网购买衣服,当时上的淘宝网,看上一件衣服价格112.8元,对方发给一个链接,要求王某通过网银付款112.8元,王某操作提示超时,对方让其继续点击付款,王某先后通过对方链接付了七次共计3758.5元,后发现被骗。 提示: 1.熟知你所使用软件的功能,例如:远程操作。 2.一些不能确定的链接不要轻易点开,否则也容易出现被诈骗的案件。 防 范 提 示 1、汇款前一定要主动电话联系本人进行核实。 2、用即时聊天工具时,重新发送视频请求。要重新给QQ好友发送视频或语音对话请求,若视频中的图像与之前的视频图像不一致或对方不接受视频请求,则确定有可能是诈骗。 3、被骗后不要对自己的电脑做出格式化、重启、关机等操作,要有意识地保存聊天记录,为公安机关后续开展侦查破案提供有力线索。 4、熟知所使用软件的功能,更不要随意点击未知或不确定的链接。 虚构绑架或亲属在外遭受意外。 诈骗方式:直接打电话谎称当事人的孩子被绑架或在外受意外等要求汇款为名进行诈骗。 案例:2011年5月17日中午13时许,河西区孙某(女,58岁)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里听到一个像其儿子的哭声,称自己被绑架了。接着另外一男子在电话里对孙女士说,她儿子被绑架了,让其用20万元人民币来换取自己“儿子”的平安,孙某信以为真,到佟楼邮局向对方提供的账号内转账人民币15万余元。后来孙某与自己儿子取得联系,才发现被骗了。 防 范 对 策 1、不要随便相信网上的订票电话,应从媒体、铁路公告、航空公司官网上获取正规的电话订票号码订票。 2、不要向对方提供的账户直接转账、汇款,尤其不要按照骗子的指示在ATM机前进行操作。 “贪小便宜心理”被诈骗 1、网络中奖 2、QQ中奖 3、“拾遗”被骗 4、低价车、机票陷阱 5、刷信誉度陷阱 网 络 中 奖 1、《非常6+1》节目场外二等奖 2、《我要上春晚》《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 《出彩中国人》等栏目组幸运观众

文档评论(0)

busuan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