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职业性皮肤疾病1014
職業病防治職業性皮膚疾病 真理大學工業管理與經營資訊學系 2010.10.14 * 職業性皮膚病的重要性 皮膚 最重的器官,約佔體重 16% 成人全身皮膚面積約 1.2-2.3 m2 皮膚的功能 障壁 緩衝外力 調節體溫 感覺 免疫(發炎反應) * 職業性皮膚病定義 工作環境或工作後,因化學性、物理性、生物性及機械性因素直接導致或加劇的皮膚病變。通常勞工出現皮膚不適或疾病的部位,大部分都是工作時較易接觸的部位。 * 職業病皮膚病致病因子 化學性因素 無機性或有機性化學物質 物理性因素 熱、冷、振動、光、紫外線、放射線 生物性因素 微生物、動物、植物 機械性因素 摩擦、壓力 * 職業性皮膚病變型態 好發部位:職業性皮膚疾病較常見的發病部位是手。 常見病變型態 接觸性皮膚炎 職業性挫瘡 色素改變 皮膚腫瘤 皮膚潰瘍 * 接觸性皮膚炎(1) 佔職業性皮膚病的 90% 以上 症狀 紅、腫、癢、皮膚增厚、脫皮、脫屑、結痂 分類 刺激型 過敏型 * 接觸性皮膚炎(2) 刺激型接觸性皮膚炎 來源 酸或鹼性物質 清潔劑 有機溶劑 症狀 乾燥,龜裂,潮紅,脫屑,皮膚變厚 症狀恢復較慢,有時需數個月 * 職業病概論 (2007), 郭育良等 * 接觸性皮膚炎(3) 過敏型接觸性皮膚炎 對某種曾接觸過的物質,產生濕疹樣的皮膚過敏反應 致敏反應的時間可自一週到數年不等 過敏者可能僅對一種或數種物質過敏 少量便可引起皮膚過敏現象 過敏反應不一定只侷限在接觸到過敏物質的部位 通常在所有暴露者中,僅有少數人會發生皮膚過敏症狀 * 過敏型接觸性皮膚炎診斷 – 貼膚試驗 (patch test) 將可能致敏原,以不會造成皮膚刺激反應之低濃度,加上水或凡士林做為載劑,將所合之製劑,貼在正常皮膚上,來測試患者是否已對致敏原產生過敏反應。 一般貼膚時間為 48 小時,在貼膚後的第 72 小時或 96 小時再檢查其皮膚反應,通常陽性反應者會在 48~96 小時內出現濕疹樣的皮膚反應。 須與對照組比較 * 接觸性皮膚炎--刺激型 vs. 過敏型 職業病概論 (2007), 郭育良等 * 職業性痤瘡 一般來源:接觸油脂、機油、潤滑油、瀝青及焦油等物質,而使毛孔阻塞或角質生成而引起挫瘡的發生 發生部位通常為接觸物質的部位 氯挫瘡 (Chloracne):暴露於含氯物質 e.g., 多氯聯苯 (PCBs),戴奧辛 (TCDDs) 不只限於因皮膚暴露而引起,症狀也不限於接觸部位 * 皮膚色素改變 色素沉著 鉻酸鹽?變黃 硝酸銀?變黑 砷?棕色細斑樣的色素沉著 其它:發炎後色素增多,光線照射 etc. 色素減少 樹脂製造業勞工 對苯二酚?職業性白斑 * 皮膚腫瘤與皮膚潰瘍 皮膚腫瘤 紫外線:最常見基底細胞癌病因 游離輻射 砷:波文氏病(Bowen’s disease,暴露於的腫瘤前病變) PAHs, Bipyridyl(巴拉刈製造過程) 皮膚潰瘍 來源:機械性外傷,化學性燒燙傷,皮膚感染,強酸,強鹼,鉻化合物等 * 職業性皮膚炎認定基準(1) 時序性 皮膚病變是工作之後才發生或惡化的 毒理學證據 皮膚病變的部位與工作環境之暴露有關 工作上接觸的物質,是已知的皮膚過敏性物或刺激性物質或其他會導致職業性皮膚病變之物質 若懷疑為過敏型接觸性皮膚炎,需進行貼膚試驗,已確認可疑的過敏性致病物質 輔助基準:追蹤觀察休假或調換工作時,病況是否有改善 * 職業性皮膚炎之預防 就業前篩檢 皮膚清潔劑之選擇 使用防護手套 了解工作環境中會接觸到哪些物質及其特性。 去除工作環境中含有致病因子的物質,並避免直接使用有害物質。 更換工作或更換該物質或作業流程,以完全避免皮膚暴露與接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居间助贷代理合同协议.docx VIP
- 塑料制品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测定 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docx VIP
- 最新CQI-27铸造系统评估表 第二版(2023).XLSX VIP
- (推荐!)GB 45673-2025《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之“5.2 安全生产责任制”审核检查单(2025A0).docx VIP
- NB∕T 32037-2017 光伏发电建设项目文件归档与档案整理规范.pdf VIP
- 个人房屋租赁合同范本(免费)最新.pdf VIP
- 无刷伺服驱动器XVy-EV 中文说明书.pdf
- 实施指南《GB15979 - 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实施指南.pptx VIP
- 医院培训课件:《PICC置管与护理》.pptx
- 个人收入证明模版word编辑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