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卷]吉林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A Word版含答案.docVIP

[套卷]吉林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A 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套卷]吉林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A Word版含答案.doc

绝密★启用前 吉林一中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期中高二历史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项选择 1. 下图是为纪念在塞浦路斯举行的国际会议而发行的梭伦纪念邮票,上面印有梭伦的名言“避免极端”(Nothing in excess)。梭伦改革的措施最能体现他这一主张的是(  ) A.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B.恢复公民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 C.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D.禁止粮食出口并坚决抑制粮食涨价 “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孝文帝改革中能够改变这种状况的措施是(  ) 均田制 三长制 整顿吏治 改穿汉服 A.B.C.D. 3. 以“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进行变法、革新弊政的是( ) A.王安石 B.商鞅 C.北魏孝文帝 D.张居正 4. 教皇英诺森三世(1198~1216年在位)认为基督交给教皇治理的不仅仅是教会而是全世界,并自称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英诺森三世在极力地维护教会的权力 B.英诺森三世认为教权高于王权 C.英诺森三世把教皇权力推崇到了极点 D.英诺森三世时教权已全面衰落 ) A.阿里改革 B.商鞅变法 C.梭伦改革 D.孝文帝改革 6. 卡尔文认为,高尚的基督徒,既应当在各自的职业中尽力追求财富,也应当在使用财富时加以节制,不可过分地奢侈、享乐和浪费。其主张反映出(  ) A.天主教会的自我反省 B.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奋斗精神 C.广大人民的生活艰辛 D.早期资产阶级遭受着残酷的剥削与压迫 ) A、梭伦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 B、梭伦曾带领军队夺回失地 C、工商业奴隶主的支持 D、贵族和平民斗争的结果 8. 马丁·路德与加尔文主张“因信称义”。以下对“因信称义”的解释,不准确的是( ) A.灵魂得救取决于心中的信仰 B.灵魂得救取决于表面礼仪 C.否定教皇与僧侣的特权 D.以自律代替他律 9. 欧洲宗教改革产生重大影响, 这主要是指( ) ①否定罗马教廷的神圣权威 ②新教各派控制整个欧洲 ③促进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 ④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 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 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 买贱卖贵, 渔夺商人毫末之利”, 该法令是( ) A.青苗法 B.均输法 C.免役法 D.市易法 11. 某班同学学完《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后, 开展研究性学习, 以下是他们拟定的部分研究题目。其中不准确的是( ) A.《梭伦改革: 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B.《商鞅变法: 开创大秦帝国百年基业》 C.《宗教改革: 欧洲向近代过渡的必然》 D.《阿里改革: 埃及早期现代化的序幕》 A.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 B.太学教科书的内容是儒家经典 C.学校教育成为变法的推动因素 D.废除科举考试的制度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非选择题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宋史·王安石传》 材料二 而荆公(王安石)当诸法草创将次就绪之时……不免有求治太急、用人太滥之弊耶?……青苗法立意虽善,然以理势度之,不能有利而无弊,其或初年行之颇得其人,故见效多而见病少欤?抑公之聪明犹有所蔽,未及尽察欤?虽然,如当时反对党之诋其有弊而无利,此又殆必无之事。……免役法厘革数千年之苛政,为中国历史上开一新纪元。当改革伊始,虽不免一部分人略感苦痛,然所不利者在豪右之家,前此有特权者耳,自余细民,则罔不食其赐也。 ——梁启超《王安石传》 (1)根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上万言书的背景和基本主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的总体评价。综合以上材料说明,改革要取得成功应注意哪些因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