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近代早期英国集中制手工工场的发展
关于近代早期英国集中制手工工场的发展
目前在对近代早期英国的工业组织的考察上,国内外学术界比较侧重于行会和工厂这两种形式。而对手工工场的研究则较为薄弱,现有的研究几乎主要着眼于毛纺织业的集中制手工工场,对其它行业的考察严重不足。
一、近代早期集中制手工工场的产生条件集中制手工工场在中世纪的英格兰尚不多见。16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它才逐渐崭露头角。近代早期英国集中制手工工场的兴起首先与手工业产品市场需求的扩大有关,这有赖于国内人口的增长。据估计,英格兰在1300年大约拥有500-600万的人口。15世纪中期,在疾病及晚婚等因素的影响下,人口下降到不足200万。但是从16世纪开始,英国人口出现了重新增长的势头。1541年,英格兰已经拥有277万人,1600年升至410万,1650年达到了530万。313威尔士的居民总数在1550至1650年间也从25万增长至30万,增幅将近60%;同期苏格兰的人口规模从70万扩大到了100万。人口的膨胀导致市场上对手工业制品的需求不断扩大。
二、集中制手工工场的建立与运营机制集中制手工工场的产生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不同种的独立手工业的工人在同一个资本家的指挥下联合在一个工场里,产品必须经过这些工人之手才能最后制成”。390呢绒加工和挂毯织造等织物工场多是由此而来,采矿厂和冶炼厂也是多行业联合的结果。例如,1549年,苏塞克斯东部的弗莱兴铸铁厂拥有23名工人,其中有2位锻工和役工、2位精炼工、2位仆役、1位铸造工、1位填料工、2位烧炭工、6位佣人、2位矿工、4位杂役,此外还有1名监工和2名运货马车夫。集中制手工工场的另一种产生方式为同行业内部多工序间的协作。在这种方式下,“许多从事同一个或同一类工作的手工业者,同时在同一个工场里为同一个资本所雇佣”。近代英国的造纸、铸字和制针手工工场便是如此。例如,在资本家的组织下,制针工场里面“将近20个制针匠同时进行工作,每个人仅从事20种操作中的一种”。391-392近代早期英国集中制手工工场场所的兴建也存在两种方式:专门建造和改造而来。其中前者多见于采矿、冶金和煮盐等“重工业部门”,因为这一领域的生产场所多位于荒芜偏僻的矿区,它们远离村庄和城镇,难以利用现有的建筑物。不仅如此,为了维持生产,工场主们还要给其招募的工人建造住房。例如,17世纪90年代,威尔士的汉弗雷·马科沃斯爵士便在他的煤矿里面给100位工人兴建了居所,他还聘请了一位教师来教雇工的子女学习如何读写和记账。改造住宅、房屋或其他建筑来充当手工工场更多地流行于纺织业。像威廉·斯顿普的呢绒工场便是由马姆斯伯里修道院改造而来。1546年,斯顿普还与牛津的市政当局协商,希望能够获得奥斯尼修道院废弃的房屋,以便扩大自己的产业。
三、集中制手工工场的行业及地域分布随着市场的扩大和技术革新的发展,英国的手工业生产很快就突破了行会的限制,分散的手工工场也开始向集中的手工工场过渡。以往学术界更多地关注毛纺织业的集中制手工工场,特别是16世纪早期约翰·温奇库姆在纽伯里开设的呢绒工场和威廉·斯顿普的马姆斯伯里毛纺织工场,对其它行业集中制手工工场的存在与发展相应地有所忽略。实际上,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组织形式,集中制手工工场不仅较为广泛地存在于近代早期英国的许多经济部门中,不少行业和地区的手工工场还有一定程度的发展。首先,在纺织领域,除了呢绒加工外,挂毯织造、帆布加工、棉布印染和针织品制造等行业均建立了集中制手工工场。近代早期英国棉布印染业的集中制手工工场也不在少数。根据1719年绸布商戴维·马丁提交给“贸易和殖民地委员会”的名单,当时的伦敦共有23位印染场主,他们雇佣了635名工人。如果将布里斯托尔的印花工人也包括在内,那么工人总数为728位。平均下来,每家印染场约有32名劳动力。这些中间,J.莫维永的印染场规模最大,他一共雇佣了205名工人。早期的印染工场大都集中在伦敦,爱尔兰和苏格兰也拥有少量的印染场。例如,1720年,塞缪尔·格兰特开始在都柏林从事织物的印染。到1760年,格兰特的总投资共计5000镑,工场工人数量为108位。北美独立战争爆发后,伦敦的优势地位被削弱,纺织品印染业向地方转移的趋势加快,兰开郡成为新的生产中心,布莱克本、博尔顿和曼彻斯特均涌现了一批印染场,有些棉布印染场的规模甚至超过了工厂。例如,1751至1755年,斯蒂文和帕克的靛青印染场在“太阳火险公司”的投保金额达到了8500镑,而同期怀亚特和保尔棉纱厂的投保额仅为1000镑。1774年,威廉·威尔逊在曼彻斯特开设的安斯沃斯印染场资本总额一度达到了19800镑。综上所述,近代早期英国集中制手工工场的兴起是市场扩大和技术变革的产物。
作为一种集中生产的组织形式,它的
- 软件下载与安装、电脑疑难问题解决、office软件处理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