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对後世文学的影响组员王菁黛、王俪桦、王妙花.docVIP

陶渊明对後世文学的影响组员王菁黛、王俪桦、王妙花.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陶渊明对後世文学的影响组员王菁黛、王俪桦、王妙花

前言 一、陶淵明的影響是隨著歷史的發展而逐漸擴大的。 二、在玄言文學占統治地位的當時,他的平淡自然的風格同樣和當時“富豔難蹤”的文風大相徑庭,所以得不到重視。 三、唐代時,陶淵明在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才得到普遍的承認。到了宋朝,特別是經過蘇軾、朱熹的弘揚,以及湯漢對其作品的詮釋,陶淵明才真正確立了他在文學史上的崇高地位,這地位一直保持到今天。 (陶淵明在南北朝未受重視的理由在盧春蘭、蔣慈玲、陳怡芸的報告「陶淵明的生活與思想」已提及不再贅述) (後來名家對陶淵明的讚揚在陳雅萍、陳玉真、黃清芬報告「陶淵明美學思想之探索」中也已說明不再重複) 陶淵明在文學史上之地位,不讓屈原、李白、杜甫、蘇東坡等詩人專美於前。於後世文壇影響最深且最顯著者為唐,其次為宋以至乎金、元、明、清而後至民國。由於其作品本身藝術性的純熟完美,境界的高遠淵深,故產生之影響極為巨大,引起古今中外之寰宇性研究風氣,古今罕睹,茲分四大項簡述: 一:促成田園詩派的形成與發展 二:人品詩品同受仰慕,成為後世效法典型 三:賦予後代詩詞曲小說戲劇書法美術新素材 四:引起後世極為熱烈之研究風氣 促成田園詩派的形成與發展 一.陶淵明開創了田園詩一體,以自己的田園生活為內容,並真切地寫出躬耕之甘苦,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人。 田園詩源自《詩經》,《詩經》中,<小雅>之<大田><甫田>,<豳風>之<七月>皆為完整之田園詩。然其內容主要乃為作者比興之寄託,而非純為摹寫田園,因之後來並無形成風格別具之獨立詩派。陶淵明開創了田園詩一體,田園詩是陶淵明為中國文學增添的一種新的題材,以自己的田園生活為內容,並真切地寫出躬耕之甘苦,他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人。 他的田園詩有的是通過描寫田園景物的恬美、田園生活的簡樸,表現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或春遊、或登高、或酌酒、或讀書、或與朋友談心,或與家人團聚,或盥濯於簷下,或採菊於東籬,以及在南風下張開翅膀的新苗,無不化為美妙的詩歌。如「鄰曲時時來,抗言談在昔。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移居》其一)。寫鄰居經常來訪,跟自己一起談史論文的情形,那種率真的交往令人羡慕。 二.從他以後,田園詩不斷得到發展,到了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園山水詩派。宋以後,描寫田園的詩人就多到不可勝數了。 清?沈德潛評說:「陶詩胸次浩然,而其中一段淵深樸茂不可到處。唐人祖述者,王右丞有其清腴,孟山人有其閑遠,儲太祝有其樸實,韋左司有其沖和,柳儀曹有其峻潔,皆學焉而得其性之所近」(《說時晬語》)。南宋?楊萬里:「黃陳籬下休安腳,陶謝行前更出頭」,范成大:「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自然素樸,頗有超越前人之志。杜甫詩云:「寬心應是酒,遣興莫過詩,此意陶潛解,吾生後汝期」 宋代詩人蘇東坡對陶潛有很高的評價:「淵明詩初看似散緩,熟看有奇句。……大率才高意遠,則所寓得其妙,造語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運斤,不見斧鑿之痕」。 蘇東坡更作《和陶止酒》、《和陶連雨獨飲二首》,《和陶勸農五首》、《和陶九日閒居》、《和陶擬古九首》、《和陶雜詩十一首》、《和陶贈羊長吏》、《和陶停雲四首》、《和陶形贈影》、《和陶影答形》、《和陶劉柴桑》、《和陶酬劉柴桑》、《和陶郭主簿》等109篇和陶詩,可見陶淵明對蘇東坡影響之深。 明末錢澄之,被稱頌為有清一代之田園詩人,自易代後,即杜門課耕,極力推崇淵明,並仿效其田園詩,曾撰《田間詩集》》“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是一脈相通的。李白詩云:「何日到彭澤,長歌陶令前」,杜甫詩云:「焉得思如陶謝手,令渠述作與同遊」。 二.陶淵明詩中平靜安謐的境界,逃避現實的思想也對一些作家起了消極的作用。 唐代詩人白居易在晚年退隱生活中,宋代文學家蘇東坡在謫居海南時期,都酷愛陶淵明,實際是在他那超脫現實的態度中尋求精神的安慰。白居易有〈效陶潛體詩十六首〉。蘇東坡作有和陶詩百零九首,又加入〈集歸去來詩〉十首,暨子由〈詩引〉,共得一百二十首。詩人高適在做封丘尉時,對“拜迎官長心欲碎,鞭撻黎庶令人悲”的現實無法容忍,也“轉憶陶潛歸去來”,要學陶淵明那樣與污濁的現實一刀兩斷。宋?陸游云:「我詩慕淵明,恨不造其微」。當代理學大師朱熹更推許陶淵明為天地間第一流高士。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曾在一首〈水龍吟〉詞中高聲唱道:“須信此翁(指陶淵明)未死,到如今凜然生氣,吾儕心事,古今長在。 三.陶淵明是中國士大夫精神上的一個歸宿,許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後,或厭倦了官場的時候,往往回歸到陶淵明,從他身上尋找新的人生價值,並藉以安慰自己。 白居易、蘇軾、陸游、辛棄疾等莫不如此。唐代的王維、孟浩然、柳宗元、儲光義、白居易和李白詩中那種蔑視權貴的精神,正是陶淵明那種不與權貴同流合污精神的發展。 由於中國有了陶淵明這個典範,「不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國士大夫

文档评论(0)

busuan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