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八章 利他和助人行为.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利他和助人行为 耿晓伟 xwgeng2009@ 天堂与地狱 有一天,一个人来到上帝那里,要和上帝讨论天堂和地狱的问题。上帝对那人说:“好吧,我让你看看什么是地狱。”   他们走进一个房间,房间里有一大群人正围着一锅肉汤,但每个人看起来都营养不良,饥饿而且绝望。原来,虽然他们手里都拿着可以伸到锅里的汤匙,但是汤匙的柄比他们的手臂还长,他们没法把烫送到自己的嘴里。   上帝又对那人说:“来吧,我让你看看什么是天堂。”他们走进另一个房间,这个房间里的一切都和原来的一模一样,一群人,一锅汤,一样的长柄汤匙,唯一不同的是,大家都在快乐的唱歌。   那人就问上帝:“我不懂,为什么一样的环境和条件,他们快乐,而前一个房间的人却悲苦?”上帝微笑着慈爱的回答:“我的孩子,这很简单,因为在这里,大家都在喂别人,而在那里,他们只喂自己! 如果你做善事,人们说你自私自利,别有用心,不管怎样,总要做善事; 如果你成功后,身边尽是假的朋友和真的敌人,不管怎样,总要成功; 诚实与坦率可能使你易受攻击,不管怎样,总要诚实与坦率; 将你拥有的最好的东西奉献给世界,你可能反而会被踢掉牙齿,不管怎样,总是要将你拥有的最好的东西奉献。 ——特蕾莎修女 一、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的定义 利他行为的定义: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的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 利他行为的目的是有益于他人; ■ 利他行为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 ■ 利他行为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的报答的行为; ■ 利他行为具有自我牺牲性。 助人行为的定义:一种改进他人幸福的行为,不论助人者出于何种动机。 二、人们为什么会助人? (一)学习和模仿理论 学习理论:助人行为之所以发生是因为这种行为在过去受到了强化。 模仿:这种行为可由观察而学会。 (二)社会交换 (三)进化心理学的观点:亲属选择 (四)情绪理论 1. 移情——利他行为假设; 2. 消极状态减轻模型; (五)社会规范理论 (1)社会责任规范(Social responsibility) :社会责任规范是指人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那些依赖我们并需要我们帮助的人 (2)回报规范(Reciprocity):指人们之间的助人行为应该是互惠的,别人帮助了我,那么我也应该帮助别人,即帮助那些帮助过我的人。 (3)社会公平规范(Social justice):指帮助那些值得帮助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候没有助人并非我们没有责任感或者是不遵循互惠规范,而是我们认为对方不值得帮助。 六 纯粹的利他动机 有没有纯粹的利他动机?良心? 三 助人行为的决策过程 B.Latane J.M.Darley提出,在旁观者提供帮助之前,存在着5个步骤的决策过程: (一)注意到事件 (二)事件解释为紧急情况 (三)对个人责任的承担 (四)知道如何帮助 (五)执行利他行为 (1).对紧急事件的注意 背景是熟悉的、不拥挤的和平静的 我们所有的感官都在活动 我们看到了事件或事件的结果 时间不匆忙 Darley 等人的实验(1973):他们以神学院的学生为被试,要他们从一幢楼走到另一幢楼,以便和某个人讨论圣经中和善的撒马利亚人的故事。研究中把被试分成两组,告诉其中一组被试慢慢地走,不用赶时间;而告诉另外一组说对方在等他们,所以必须尽快赶去。在走过去的途中,被试碰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人,他不停地咳嗽并自言自语。研究者想知道,被试会不会停下来帮助他。结果匆匆而过的那一组被试只有10%的人提供帮助,而悠闲的那一组有63%的人提供了帮助。 Helping Behavior: Good Samaritans (2)事件解释为紧急情况 依赖于明确的线索:(打架情境—婚姻条件与陌生人条件) A.突然和出乎意料地发生 B.对方有着伤害或存在伤害的威胁 C.伤害或威胁随着时间而加剧 D.受害者缺乏他人的帮助,自己无法解脱 E.有效的干预是可能的 (3)对个人责任的承担 旁观者效应:个体对于紧急事件的反应,在单个人时与同其他人在一起时是不同的。由于其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 原因: 责任分散; 对举止失措的害怕 Latane Darley (1970)设计了一个实验情境,在实验中让男性大学生填写一份调查问卷,几分钟后有烟雾透过气孔进入房间,在四分钟内烟会越来越多,使被试看东西与呼吸变得困难。结果发现,当被试是单独一人时,他们会到周围去查看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而且75%的人会向实验者报告这种情况;而当被试与两名实验助手一起填写问卷时(试验者的助手没有起来察看情况),只有10%的人这样做。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