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南洋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VIP

江苏省盐城市南洋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盐城市南洋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

南洋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2016年月 第Ⅰ卷 (选择题共90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3分,共计90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阶级、阶层间关系复杂,矛盾众多 B.诸侯争斗激烈,各种治国观点层出不穷 C.社会处在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时期 D.私学发展,涌现出顺应时代的大量人才 2. . 安徽无为县始建于隋朝,县名取“思天下安于无事,无为而治”之意。该县名称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一 位思想家的主张,这位思想家是 A. 墨子 B. 孔子 C. 老子 D. 韩非子 3 .在有关惩治腐败问题上如下有四位同学进行了发言。其中与儒家思想相吻合的是甲说:“不用管腐败问题生产力水平提高腐败现象就自然没有了。”乙说:“一定要依法严惩严管腐败问题抓一个腐败A. 丙 B. 乙 甲 D. 丁 西汉主要思想派别及其作品篇数表 派别 儒家(六艺) 道家 阴阳家 法家 名家 墨家 纵横家 杂家 支派 103 37 21 10 7 6 12 20 篇数 3123 993 369 217 36 86 107 403 A.“百家争鸣”趋于结束 B.活字印刷术广泛采用 C. 儒学地位明显提高 D.察举制度逐渐完善 5.有人说:“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提出这一观点的依据是因为董仲舒提出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存天理、灭人欲” C. “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 D.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6.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的建议所以被汉武帝采纳,最主要是因为其有利于 A.加强中央集权 B.遏制学术自由 C.提高儒学地位 D.统一思想文化 孔子伦理道德观的特点之一是人伦常理和治国理念结合如“君君、臣臣、父父、子“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后人根据其观点总结的“三纲五常” A.儒家思想逐渐发展完善???????????????????????? B.理学提升了儒学的地位 C.儒学的正统地位不断加强??????????????????????? D.儒学独尊地位开始强化 9.《史记·封禅书》记载了远古七十二君王的泰山之行,他们的“旅游”项目繁多,包括祭祀、巡狩、会盟、定大位、刻石记号。这些君王包括黄帝、炎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等,特别是帝舜,在此朝会东方诸侯,并向八方遥望,意即照会四方诸侯,而四方诸侯也纷纷登上本方境内的高山,向泰山遥祭,这一行为叫“望秩山川”。这一行为其背后昭示的是 A.民本仁政观念?????? ?B.天人感应思想 C.“大一统”理念???????? D.封建迷信思想 10.1283年1月9日,南宋抗元名将文天祥杀身取义,壮烈殉节。史学家分析文天祥就义有着深厚的社会心 理基础。这里的“社会心理基础”是指 (  ) A. 法家思想 B.王阳明心学 C. 程朱理学 D. 明末清初早期启蒙思想 11. “帝王之学,必先格物致知,以极夫事物之变,使义理所存,纤悉毕照,则自然意诚心正,而可以应天下之务。”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 李贽 B. 王夫之 C. 陆九渊 D. 朱熹 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A.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 B.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 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A.《春秋繁露》 B.《五经正义》 C.《四书章句集注》 D.《梦溪笔谈》 14.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提出此观点的思想家是 A. 董仲舒 B.王阳明 C朱熹. D. 黄宗羲 下列选项中体现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讲求功利、求实、务实的思想特点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的是 工商皆本B. 经世致用 C. 民主科学 D. 重农抑商 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