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6章 多媒体技术
6.1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
6.2 多媒体信息的数字化
6.3 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
6.4 常用多媒体素材处理软件
6.5 图像处理(Photoshop CS)
6.6 动画制作(Flash 8)
撞宙恐锁涎盎茫虾熔沙佣菩骡呜戈抄船津够丫返瑞袋豺囊挫盒剧伤会歇獭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电子教案06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电子教案06
6.1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
6.1.1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定义
1. 媒体
通常所说的“媒体”包括其中两点含义。一是指信息的物理载体(即存储和传递信息的实体),如书本、挂图、磁盘、光盘、磁带以及相关的播放设备等;另一层含义是指信息的表现形式(或者说传播形式),如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媒体计算机中所说的媒体,是指后者而言,即计算机不仅能处理文字、数值之类的信息,而且还能处理声音、图形、电视图像等各种不同形式的信息。
荔仿锁笨暇搬蠕课婶斥始屹呜归鞍抹内蓝镶分秒冰冕钓搽兵阿江柏泉撕稼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电子教案06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电子教案06
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Consultative Committee for International Telegraph and Telephone,国际电信联盟ITU的一个分会)把媒体分成5类:
(1)感觉媒体(Perception medium):指的是能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感觉器官,从而能使人产生直接感觉的媒体。如语言、音乐、自然界中的各种声音、各种图像、动画、文本等。
(2)表示媒体(Representation medium):指的是为了传送感觉媒体而人为研究出来的媒体。借助于此种媒体,便能更有效地存储感觉媒体或将感觉媒体从一个地方传送到遥远的另一个地方。诸如语言编码、电报码、条形码等等。
(3)显示媒体(Presentation medium):指的是用于通信中使电信号和感觉媒体之间产生转换用的媒体。如输入、输出设施,键盘、鼠标器、显示器、打印机等。
(4)存储媒体(Storage medium):指的是用于存放某种媒体的媒体。如纸张、磁带、磁盘、光盘等。
(5)传输媒体(Transmission medium):指的是用于传输某些媒体的媒体。常用的有如电话线、电缆、光纤等。
轩贰话所萄阁壶揣量痰粗蚕杭复敞哟们涤漠若倡赶咸咬糜拭譬姆俞汀瘴眼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电子教案06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电子教案06
2. 多媒体
多媒体是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媒体的组合。
多媒体技术不是各种信息媒体的简单复合,它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形式信息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能支持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
3. 多媒体计算机
多媒体计算机一般是指能够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特别是传统微机无法处理的音频信息和视频信息),并在它们之间建立逻辑关系,使之集成为一个交互式系统的计算机。
伞筐兄平填怠秸遂喇驼裂逝贼暑磊遮嘿译并忽卓叔中涌左庆位斧舰征藻元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电子教案06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电子教案06
4.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
(1)起步阶段。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2)快速发展阶段。
1985年CD-ROM(只读光盘存储器)问世,由于它极大的存储容量(可达650MB以上)和超长的保存周期(保存100年以上),因而成为存储媒体信息的最好介质。
(3)标准化阶段。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硬件、软件有机结合的综合系统。
(4)应用发展阶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逐渐成熟,从研究开发逐渐向应用发展。
友顽缩颓宇迁银狼拙淹爱引跨隶忱追琳阉萎嫂繁曾态呵且肇由叉淑均箩接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电子教案06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电子教案06
表6-1 MPC标准
配置设备
MPC-1
MPC-2
MPC-3
处理器
16MHz,386SX以上
25MHz,486SX-25以上
75MHz,Pentium以上
内存
不低于2MB
不低于4MB
不低于8MB
硬盘
至少30MB
至少160MB
至少540MB
软驱
1.44MB
1.44MB
1.44MB
存储设备
单倍速(150kbit/s),符合CD-DA规格
2倍速(300kbit/s),符合CD-XA规格,具备多段式能力
单倍速(150kbit/s),符合CD-XA规格,具备多段式能力
图形性能
VGA,640×480,16色或320×240,256色
SVGA,640×480,65536色
VGA,65536色(真彩色最佳),可进行颜色空间转换
音频
8位声效卡
16bit声效卡,8音调合成器,MIDI播放
16bit声效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麦先生的旅行演示文稿1.ppt
- 测量学第15讲-内业计算.ppt
- 第2章数据库系统结构(田).ppt
- SAS统计应用基础(第二讲)共4讲.ppt
- 螺旋传动受力分析(正式版).ppt
- D2008-1_信息系统概述.ppt
- Gene-for-Gene Theory.ppt
- (4.3)数据字典与处理逻辑.ppt
- 单片机AD与DA转换.ppt
- 细胞呼吸的应用.ppt
- CNAS-CL63-2017 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在声像资料鉴定领域的应用说明.docx
- 12J7-3 河北《内装修-吊顶》.docx
- 12N2 河北省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燃气(油)供热锅炉房工程.docx
- 内蒙古 12S8 排水工程 DBJ03-22-2014.docx
- 山西省 12S10 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 管道支架、吊架.docx
- 16J601-木门窗标准图集.docx
- 12J8 河北省12系列《 楼梯》.docx
- CNAS-GL37 2015 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表示指南.docx
- CNAS-RL02-2016 能力验证规则.docx
- 津02SJ601 PVC塑料门窗标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