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二模块阶段测试卷(三)(人教版必修2).docVIP

高一历史必修二模块阶段测试卷(三)(人教版必修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历史必修二模块阶段测试卷(三)(人教版必修2).doc

高一历史必修二模块阶段测试卷(三)(人教版必修2) 测试范围:第五单元、第六单元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3·湖北黄冈模拟)下面分别是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中国女青年群体流行的服装图片。导致两个时期服饰流行样式变化的相同原因是(  )    A.政治观念的影响     B.审美情趣的变化 C.生活水平的提高 D.国际潮流的影响 解析:20世纪50年代流行苏式服装是因为受“一边倒”外交政策影响;20世纪60年代流行绿军装是受“文化大革命”影响,故A项正确。 答案:A 2.(2013·山东济南模拟)20世纪50~70年代,人们衣着朴素,食物比较单一,家具陈设简单,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成为当时的社会风尚;改革开放以后,人们服装的颜色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百姓的餐桌也日益丰富起来。以上材料从根本上反映了(  ) A.社会生活的变化与政治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B.中国人越来越追求物质享受 C.社会生活的变化受外来因素影响明显 D.中国人的生活品味不断提高 解析:20世纪50~70年代,经济发展水平低;改革开放后,经济得到发展,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在物质生活上,服饰、食物、家具等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答案:A 3.(2013·四川文综,7)下图是一幅民国时期的商品广告。据此可知(  ) A.民国时期的广告都借助了明星代言 B.当时影视明星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C.这一广告突出了对产品功效的宣传 D.明星代言得到普通民众的广泛认同 解析:A项说法太绝对;B项“当时影视明星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与史实不符;D项“明星代言得到普通民众的广泛认同”不符合史实;该广告的右侧是对产品功效的介绍,故广告突出了对产品功效的宣传,C项正确。 答案:C 4.新中国成立后,对于民航业发展状况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建国初期民航业发展有限 B.改革开放后,航班与航线不断增加 C.中国尚不属于民航大国 D.现在一些大中城市均与国外一些城市有直通的航线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答案:C 5.晚清时期曾出现了“马拉火车”的天下奇闻。这一奇闻说明(  ) A.中国晚清政府愚昧无知 B.中国的骡马力大无比 C.中国的火车制造技术落后 D.中国能源短缺 解析:清末的中国政府视先进的蒸汽机车为怪物,尤其害怕它隆隆的震颤声震动陵墓,让骡马来充当火车头,说明当地中国官员十分愚昧无知。 答案:A 6.1898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后,义和团成员“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甚至“洋灯、洋磁杯,见即怒不可遏,必毁而后快。于是闲游市中,见有售洋货者,或紧衣窄袖者,或物仿洋式,或上有洋字,皆毁物杀人”。由此可见,义和团对西方文明的态度是(  ) A.热烈欢迎 B.坚决反对 C.模棱两可 D.毁誉参半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并分析的能力。通过材料中的“挑铁道,把线砍……毁坏大轮船……皆毁物杀人”可判断其态度应是B。 答案:B 7.1896年8月14日《申报》刊登了一则广告:“徐园七夕设文虎(即灯谜)候教……又一村并演西洋影戏。”这则材料里蕴涵的最恰当的历史信息是(  ) A.上海开风气之先 B.中国的电影首先在上海出现 C.电影进口到中国 D.上海报业非常发达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申报》是早期创刊的,广告中提示徐园七夕有灯谜,那也是老的传统,新出现的历史信息则是上海开始出现电影了。故选B。 答案:B 8.下图属于哪一传媒的名牌栏目(  ) A.报刊 B.广播 C.电视 D.互联网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图片中的名牌栏目应是电视节目。因此选C。 答案:C 9.(2013·天津文综,6)据《中国报学史》统计,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总销量达到4 200万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人们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 B.《临时约法》规定有言论、出版等自由 C.大力提倡白话文使阅读报纸的人数激增 D.人们普遍赞成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解析:《临时约法》于1912年3月颁布,此时距武昌起义胜利已近半年,故B项不是“武昌起义胜利后半年内,全国报纸由100多家迅速发展到500多家”的主要原因。新文化运动时期才大力提倡白话文,故C项错误。材料中仅有全国报纸数量和总销售量,D项内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它推翻了中国2 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并且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武昌起义后人们更加关心社会变革,希望了解世界变化,答案为A项。 答案:A 10.(2013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