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唐诗宋词选修专题复习教案42.docVIP

高三语文唐诗宋词选修专题复习教案4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语文唐诗宋词选修专题复习教案42.doc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教学目标: 1、体会叙事、写景中抒发的感情。 2、了解诗句含义,领悟诗词的意境。 3、熟读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忠而获罪的愤慨。 2、叙事、写景、抒情的融合。 教学设想: 以朗读、吟诵来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感情。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课文。 二、揭示目标。(同上) 三、 检查预习情况。 1、 给下列加点词注音。 朝奏( ) 九重天( ) 衰朽( ) 知汝远来( ) 瘴江( ) 弊事( ) 2、填空: (1)本诗作者是( )代( ),字( ),他倡导( )运动,改变了当时的文风,推动了文学的发展。 (2)写出诗歌中描写冬景的句子( );为国家赤胆衷心袒露一片豪情的句子( )。 四、 指导阅读、感悟体会。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诗。 2、简介作者,了解背景。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谥文,又称韩文公。唐代著名文学家。文学上提出“文以载道”的观点,与柳宗元同是古文运动倡导者,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元和十四年(819)正月上书谏迎佛骨,触怒宪宗,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这是他在南行途中所作。左迁,犹言下迁,古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当韩愈到达蓝田关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送行,于是写了这首诗送给韩湘,抒写忠而获罪的愤慨、为国除弊的决心和眷恋朝廷的心情。 3、自由朗读,学生互相点评。 要求:从字音、节奏、停顿、感情等方面入手。 4、教师范读全诗,体会老师对节奏与感情的处理。 5、学生放声朗读,揣摩感受;也可相互之间交流心得,互相提高。 6、齐读全诗。 五、 译释诗句,了解大意。 1、结合书下注释,同桌互相译释诗句,圈点疑问。 2、学生质疑: (1) 奏:向君主进言或上书,这里是献上、呈上的意思。 贬:降职。 圣明:指天子。 惜残年:爱惜残年的生命。 蓝关:即蓝田关,又称崾关。 (2)诗的前四句皆叙“左迁”,后四句转写“至蓝关示侄孙湘”。 诗的开端直叙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第三四句申诉自己非罪远谪的愤慨,第 五六句写征途中回望远瞻,流露出隐隐的悲哀,结句更加沉痛地表达了将会客死他乡的忧怨。 (3)翻译大意。 早晨向朝廷呈上一封奏章,傍晚就贬往八千里外的潮阳。 一心想替皇上消除国事中的弊政,哪里肯因为老病而顾惜残年余命。 阴云遮蔽秦岭,不见家乡何处;大雪阻塞蓝关,征马不愿前行。 我知你远道而来的心意,好为我收尸于瘴气弥漫的岭南水滨。 六、 讨论交流。 1、诗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表明了什么? 2、仔细体会“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这两句诗。诗人是怎样融情于景,抒写途中的感受的? 分析: 1、肯将衰朽惜残年。 表明自己凛然无悔、刚直不阿的品格。 2、这两句借景语言情思。诗人忠而获罪,远贬潮阳,抛妻别子而南行,心中是极其伤痛的。这两句诗就是通过景物描写委婉地表达这种情感。 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上一句是回顾,诗人不独系念家人,亦伤怀国事。下一句是前瞻,立马蓝关,大雪寒天,联想到前路的艰危,因而徘徊不前。“马不前”其实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英雄失落之悲。 七、 总结归纳,质疑练习,拓宽延伸。 1、 这首诗叙事高度概括,写景境界开阔,抒情真挚动人,三者融合一体,形成了悲怆壮美的艺术效果,读来令人感慨不已。 2、学生小结,质疑询问。 3、面对诗人此种情形,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以为该如何处理这种问题,又该以何种心态来面对呢? 八、 布置作业。 1、 完成课后练习,背诵全诗。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